——访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甫
■本报记者 张 鹏
现代化的公共交通服务应该能够照顾到参与交通的每一个个体,对于那些上下汽车存在困难的群体而言,如果能够提供乘坐便捷的车型,则不啻为福音。在今年“两会”期间,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甫曾就“发展民生车型”提出建议,提出“新增无障碍出租车型,提供差异化公共交通服务产品”。日前,记者就这一话题对郭振甫总经理进行了专访。
在公共交通的问题上,郭振甫直言应将老年人群、出行不便人群的出行课题,纳入政府发展民生的范围之内。推出无障碍出租车,满足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是眼下公共交通领域内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据郭振甫介绍,所谓无障碍出租车,就是对车身内部空间进行特殊的改装设计,通过电动上车踏板、滑动车门、后车门折叠斜坡等人性化设计,照顾到包括老年人、携带婴儿、重物等所有行动不便的人群,方便舒适安全出行的出租车。在发达国家,这已成为城市出行倡导的新趋势。“用这种空间人性化、安全、高效经济、载人多的多功能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车型,也是对现存出租车大一统为轿车的有效补充。”
郭振甫说,“以欧美、日本为例,多功能出租车比普通的出租车能多载客,减少路跑的车辆数量,降低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成本,减少停车场的使用空间成本,缓解交通拥堵状况。而且这种车型宽视野、侧拉门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但是郭振甫也指出,现阶段要在国内推广无障碍出租车,仍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首先,政府在公共交通服务资源配置方面未能跟上社会发展需求,对出行不便的城市老人、行动不便人群的出行缺乏规划,这与我们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其次,郭振甫还注意到现行出租车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制约出租车公共交通服务职能正常履行的一大障碍。另外,郭振甫表示,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多功能车型极少,包括满足特殊群体出行需求的无障碍出租车,国内汽车生产商针对此类产品更是鲜有布局。
因此,郭振甫建议政府加强公共交通领域发展差异化公共交通产品的规划,优先配置公共交通服务资源,包括无障碍车在内的“民生车型”发展;改革现行出租车管理体制,为出租车运营者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激励动力,对无障碍出租车的运营者从购买和使用方面给予专项补贴。(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