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小家电不能指望食品安全事件促发展
作者:桑雪骐


      每一次食品或者健康安全事件的发生似乎都给了小家电一个宣传推广的机会,就如前不久的老酸奶事件也给酸奶机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销售高潮。但是,笔者认为,偶发性的食品健康事件不可能成为小家电市场持久的强力助推剂。小家电要真正走入千家万户,不仅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让消费者使用得更加舒适、便利,更加贴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深入持久的消费教育也必不可少。
  前不久,老酸奶和果冻中可能使用工业明胶的言论闹得沸沸扬扬,一些企业开始借此事件展开酸奶机产品促销,希望这个产品能像当年的豆浆机一样火起来。2008年,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让不少中国人从饮用牛奶回归传统,重新开始喝豆浆、吃油条。这一事件也直接催热了豆浆机产业,市场销量呈爆发性增长。2008年全年,豆浆机产量增长143.19%。近几年,在小家电市场上,豆浆机风头仍然不减,引得美的等几大家电品牌强势介入。
  但是据笔者了解,虽然老酸奶事件给了酸奶机发展的契机,可这一产品并未能如豆浆机一样由此风生水起。北京某家电渠道商相关负责人向笔者透露,酸奶机销售虽然略有增长,但总体来说变化不大。
  同样是食品安全事件,为什么对同属于食品料理小家电系列两类产品的推动作用却有着如此悬殊的差异呢?其实,道理正如我们中学时候就曾学过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所讲的,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食品安全事件只是外因,而产品是否与国人的饮食习惯相符合、产品使用的便利性等产品的内在因素才是蕴含在产品内部,并最终对产品的市场规模起决定作用的内因。
  豆浆机虽小,但是这一产品产生的基础却是深厚的中华饮食习惯及食疗文化,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不仅磨出的豆浆口感更加细腻,香醇,同时产品使用的便利性也不断提高。但是,其他食品料理小家电却缺乏市场发展的土壤。比如酸奶机,虽然酸奶已经被认为是老少咸宜的奶制品,但是笔者亲身体验后认为,自制酸奶的味道、口感的确没有市售产品丰富,而近一天时间的等待也会磨掉不少人的耐心。同样,面包机的出现给习惯食用面包的欧美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然而我国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生产的面包机出口世界各地,但是,饮食文化的差异让中国人对面包机的认可度并不高,同时市场上销售的面包机外销化特征明显,出口转内销的比例很大,电子程序都是针对西方饮食习惯开发的,很多国内消费者按照说明书做出面包的成功率偏低。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笔者调查发现,在诸多已购食品料理小家电中,豆浆机的持续使用率是最高的。因此,笔者认为,食品安全事件不可能真正推动小家电产业的发展,推出真正符合国内消费需求的小家电,才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消费和饮食习惯的引导和培养也同样不容忽视。 (桑雪骐)(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家电·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家电不能指望食品安全事件促发展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