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从米兰到北京”系列报道(下)
中国原创家具现存三大软肋
作者:孙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2012米兰国际家具展上,造型各异、创意十足的原创产品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本报记者 孙 蔚
  50多位中国设计师携其设计的80件椅子作品首次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中亮相便赢得了喝彩,为中国家具的米兰展“处女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过,尽管参展效果良好,但是从米兰展归来的家具从业者们深刻反思后认识到,中国原创家具存在三大软肋,即创新方向有局限、缺少文化传承、缺乏风格坚持。中国家具企业若想在国际舞台上扬眉吐气,尚任重而道远。

软肋一:创新方向有局限

  从米兰参展归来的荣麟世佳总经理戚麟与记者聊起此次米兰之行的所见所闻时感慨道:“中国家具原创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国外企业相比差距很大。”
  创新方向有局限是包括戚麟在内的家具界资深人士一眼就能看出的问题。“中国设计和意大利设计完全不是一个方向,中国的设计还停留在功能改进、色彩搭配等方面,而意大利设计则转向了材质的变革,在注重实用和舒适性的基础上,更多使用环保材质做家具,引领更先进的生活方式。”戚麟介绍道。
  戚麟给记者举例称,床垫表层一般都用海绵、棕榈或布料制作而成,人们一年四季睡在上面都是同样的感受。可是,有的意大利企业独出心裁,床垫表层采用柔软有弹性的凝胶材料,夏天能迅速降低人体表层的温度,大大提高了夏季的睡眠质量。再比如,家具材质一般只有实木或密度板、中纤板等可供选择,但是在米兰展上,有的意大利同行用纸来制作家具,不仅重量轻,废弃后还可回收再利用。
  曲美家具总裁赵瑞海十分认同戚麟的观点。他表示,在米兰家具展上可以看到许多环保性与实用性兼有的家具,国外同行的创新意识早已经突破了功能、色彩、款式等方面,而是从材质上追求创新。

软肋二:缺少文化传承

  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原创家具不仅在创新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就连最常被人们提及的文化传承,也远不及国外品牌。用戚麟的话说,中国家具的文化附加值不高,卖家具就是单纯地卖材质、卖工艺,根本不像国外同行那样卖文化,善于用文化包装品牌。“品牌源自1935年,第一代创始人从手工作坊起步,产品曾是某国皇室御用家具……”在米兰展上,这样介绍自己历史的意大利本土企业有很多,他们既为自己的创意产品自豪,同时也非常愿意“晒”品牌历史。
  对比之下,无论是在广州家具展、深圳家具展这样的大型展会上,还是在各大卖场的门店里,中国家具企业推销、展示产品的方式都很直接,通常会把“满几百元送几百元”之类的优惠海报挂在最显眼处。
  中国家具没有文化传承吗?答案是否定的。著名设计师朱小杰对记者表示:“众所周知,中国明清时代的红木家具做工精美、用料讲究,只是这些红木家具流传至今已经数量稀少,而仿明清样式的现代红木家具又与大众生活有点脱节,受众范围小。上世纪80年代以后,家具企业全都学习西方,现有的家具品牌资历最长的不过才30多年。”

软肋三:缺乏风格坚持

  记者采访朱小杰、戚麟、赵瑞海时发现,他们一直在思考产品原创与品牌风格如何相得益彰的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家具企业大多没有独特的品牌理念,也无法坚持自己的风格。
  “我有好几年没去米兰展了,今年去参观时发现,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风格变化并不大,以前做简约风格,现在还是简约风格。不像我们国内一些品牌,几年不见就产品风格大变样,可能之前做法式家具,现在换成美式家具了。”赵瑞海说道。
  鲜少缺席米兰家具展的朱小杰与赵瑞海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表示,在意大利有许多本土家具品牌,无论市场需求和潮流如何变迁,他们都不会随意盲从市场,其产品款式和风格变化都不大,只是在家具门把手或转角处有细微的变化,或者产品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而更加精致。
  事实上,根据市场形势见风使舵,频频更换产品风格,看见欧式家具好卖就转向做欧式家具,发现法式家具吃香就改为生产法式家具,这种做法并不是对原创的坚持。“企业不把某一种风格的产品吃透,而是为了赚钱随意改变产品风格,这并不是原创,这也是我们与国外企业的差距所在。”戚麟指出,中国家具企业应该既要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创作不同风格的产品,又要保持住品牌个性。

●记者手记
中国家具原创设计路在何方

  在第51届米兰国际家具展上,50多位中国设计师设计的80件椅子作品集体亮相,赢得喝彩声一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家具原创设计获得了国际认可,中国创造之路尚任重而道远。
  尽管中国家具行业发展迅猛,但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国内家具同行之间模仿、抄袭问题较为严重;家具原创设计常常在设计、工艺与成本之间难以取得平衡;家具原创产品曲高和寡,并未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在国内家具行业,互相抄袭已经成为“风气”,小厂仿大厂、大厂仿国外、同类企业互相仿。许多企业认为抄袭很正常,有的企业甚至声称:“不抄,我能活吗?”大部分家具企业靠跟风仿制推出新品,以致出现国内家具款式流行周期远比国际短的怪现象。国外一个成熟的家具款式流行期在5年左右,而近年来,国内家具款式却以3个月的速度在更新换代。
  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不外乎行业准入门槛低、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较为严重、设计研发人员过于短缺等。曾有某家具厂老板自豪地表示,他是当地纳税大户,但在如何创建品牌方面却“暂时没有想法,因为做贴牌生产已经赚够了”。
  目前,国内家具设计师数量非常有限,同时,有的设计有市无价或有价无市。比如,家具大省广东有近1万家家具企业,而科班出身的设计师竟然不足1000人,也就是说,平均每10家企业才拥有1名专业设计师。通常每家家具企业至少需要3至5名设计师,由此推算,仅广东一省就至少短缺3万名家具设计师。
  当前个性化设计的家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提升家具行业原创能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如何扭转目前家具行业原创力缺乏的现状?记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企业要有把品牌做大、做强的意识。为何这么多的家具企业会选择抄袭?“利”字可以说是一大主因,省下设计费的投入,短期内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其实,有志于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企业,都不会选择山寨的道路,因为热衷于山寨永远没有出路。
  第二,要提高设计师的水平和修养。毋庸置疑,在家具产品的设计上,设计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大部分设计师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严重缺乏自我创新能力。同时,设计师不能为了原创而原创,需要主动了解中国家居市场的状况,搞清楚消费者的诉求点。
  第三,政府、媒体需要支持原创设计,整个社会应该有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原创设计不仅需要设计师,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因为要想将原创设计形成产品,真正实现产业化,就离不开科技、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
  第四,消费者的认识有待提高,要愿意为原创设计埋单,要对购买山寨产品有耻辱感。在要设计还是要销量这个问题上,消费者的投票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国家具原创设计一直无法辉煌,与消费者不愿意为其埋单有一定关系,因此,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有待提高。
(孙 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家居】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原创家具现存三大软肋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