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四川艾普宽带劫持用户看广告
作者:刘铭


    ■本报记者 刘 铭
  网友正常访问网站,本来点击的是新闻,弹出的却是广告页面,不点击就无法正常上网。一段时间来,四川不少四川省艾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普公司”)的宽带用户在论坛发帖,甚至向有关部门投诉,表达自己的不满。近日,本报记者根据消费者投诉线索,经过深入调查采访,揭开了艾普宽带用户“被广告”的内幕。
投诉

宽带商强迫看广告

  资深计算机专业人士何先生是艾普公司的宽带用户,今年2月上网时遇到一件怪事。比如访问某一个网址,弹出的页面却像蒙了一层透明的膜,继续点击网站内容,弹出的是“淘宝”的广告网页。
  何先生说,此前使用艾普宽带也遭遇过“被广告”的情况,通常弹出的广告是在浏览器右下方,页面很小且可以关闭,没想到现在弹出的是没有任何关闭标识的“透明广告”,大约每百次点击网页就会出现一两次这种情况。
  通过并不复杂的技术手段,何先生对弹出的广告网页union8848.com地址进行了解析,发现对应的IP地址“172.18.0.133”,正是艾普公司内网服务器的地址。
  何先生告诉记者,从2月底开始,他先后5次向艾普公司客户服务热线962525投诉,服务人员回答几乎都一样,说会马上提交技术部门处理,但实际上一直都没有处理。
  5月11日,何先生向中国消费网四川频道投诉,强烈要求艾普公司取消强制广告。就在5月15日何先生接到艾普公司告知投诉已处理电话后的第三天,5月18日,他再次与艾普透明广告狭路相逢。
揭秘

TCP劫持广告绕不开

  5月14日,何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专业角度介绍了此类网络劫持广告的有关情况。他表示,劫持广告分为DNS劫持和TCP劫持两种,DNS劫持“是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就是针对用户输入的域名做一个判断,然后给用户返回广告地址,但不会劫取传输的数据包,用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绕开。去年以前,艾普公司推送的主要是DNS劫持广告,他投诉了两次没有解决,就自己通过技术绕过去了。
  而艾普目前推送的是TCP劫持广告。何先生向记者解释说,用户要登陆某网站,会通过艾普网络这个“中间人”,向该网站服务器发送HTTP浏览请求。正常情况下,用户会得到网站服务器的真实响应,即正常浏览网页。但现在,“中间人”在网站服务器返回响应数据的时候,开始做手脚,插入自己的广告代码。对于TCP劫持,用户基本没有办法通过技术手段绕开,只有网络运营商自己可以解绑。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何先生说,艾普公司推送TCP劫持广告的行为涉嫌违反上述法规。

暗访
大弹窗广告千次收15元

  艾普劫持广告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5月16日上午,记者首先登录该公司官方网站,在“精准传媒”栏目里,轻易就找到了这样的介绍:“我们将主动定制化地推送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游戏等多媒体交互式广告;这是一次优秀的数字媒体技术与广告传送方式的完美结合”。
  艾普官网自称其“精准联盟广告”有“主渠道推送”、“精准的广告传媒技术”、“用户基数庞大”、“价格低廉”等九大优势,“每天可提供超过100万的独立IP(国内)和1000万以上的用户流量,并且全部为成都市三环以内的家庭用户,公司规模、用户数量都在不断地壮大,广告投放范围也会越来越大”。
  随即,记者以投放广告为名,致电该公司广告合作联系人袁某。袁某介绍说,目前艾普公司的主要广告手段就是弹窗广告,“比方说,你打开一个浏览器,本来访问的是百度网站,中间可能弹一个广告出来,这个广告就是我们弹出来的”。
  弹窗广告分为小弹窗和大弹窗,小弹窗是指在浏览器右下角弹出一个小广告窗口,每展示1000个用户(每台电脑为一个用户)收费10元;大弹窗弹出的是全屏广告,每1000个用户收费15元钱。如果按点击计算,每点击一次收费0.35元。袁某说,要求广告客户的最低弹出量是3万次。

声音
强制消费涉嫌违法

  5月18日,艾普公司增值事业部总监徐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徐丹承认union8848.com是艾普公司申请的网址,用户上网使用流量,在流量达到用户时,会加入艾普公司推送的数据。但徐丹否认推送商业广告,主要是推送公司催费和本地新闻两类信息,用户投诉是因为“理解不一致”。对于艾普官方网站“精准传媒”介绍的广告业务,徐丹说“现在已经停止了”,“可能很久没更新过了”。在采访结束时,徐丹表示,接下来将立即对此进行梳理调整。
  今年3月15日正式实施的《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端弹出广告或者其他与终端软件功能无关的信息窗口的,应当以显著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关闭或者退出窗口的功能标识。”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按照《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的要求,弹窗广告一定要设置一次性关闭或退出功能,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
  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副秘书长刘乔认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艾普公司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属于典型的强制消费。同时,宽带商是收费服务,与普通网站推送弹窗广告性质完全不同,必须征得用户同意,否则涉嫌侵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调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四川艾普宽带劫持用户看广告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