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纲举
固态硬盘价格便宜了,购买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不过,固态硬盘在性能和适用范围方面不同于传统的机械硬盘,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区分,以免给设备带来损坏。日前,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地区的几大电子市场,对消费者在购买固态硬盘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
弄清尺寸、接口
一些消费者想把自己笔记本电脑的传统机械硬盘升级为固态硬盘,但在购买时却对硬盘的尺寸、接口一无所知。
据记者了解,目前固态硬盘的尺寸主要有1.8英寸和2.5英寸两种。1.8英寸固定硬盘曾经在一些高端笔记本电脑上使用过,例如超薄的ThinkPadX300系列。不过目前主打超薄的笔记本电脑更喜欢把固态硬盘直接焊接在主板上,从而节约空间。2.5英寸固定硬盘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尺寸,市场上新出的机箱普遍都带有这个尺寸的硬盘安装架,所以无论是新生产的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电脑,都可以安装2.5英寸固定硬盘,并且没有兼容性问题。
固态硬盘的传输接口非常丰富,主要有SATA、ExpressCard等,传统硬盘支持的接口,在固态硬盘上基本一应俱全。但是,不同接口的传送速度并不一样,SATA3.0、ExpressCard接口可以提供高达500MB/s以上的传输速度,这一速度基本满足了固态硬盘的要求。而SATA2.0接口速度最大仅为300MB/s,如果用户在这个接口上使用高速固态硬盘的话,那么硬盘的实际性能会受到影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有不少miniPCI-E和IDE接口的固态硬盘在销售。由于受接口性能的限制,这类固态硬盘普遍存在容量小、速度低等问题,其实际性能并不比主流的机械硬盘快。
认清主控芯片性能
主控芯片基本决定了固态硬盘的实际性能,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的主流主控芯片商有SandForce、Marvel、In-tel、三星等。
而不同主控芯片的性能也各不相同,每个厂商的芯片固件算法优化直接影响着固态硬盘的实际读写速度。其中Marvel系列主控芯片在同类产品中表现最为出色,也是各家厂商高端产品的首选芯片。而SF2281则以极高的性价比占领主流的入门级固态硬盘,受到大众喜爱。
寻找最佳性价比
固态硬盘所使用的颗粒是有写入寿命的,主流的固态硬盘均使用价格较为便宜的MLC架构颗粒,擦写寿命大概为3000—1万次,而高端的SLC架构颗粒则有10万次的擦写寿命。不过消费者不必担心,因为固态硬盘在设计时会用到平衡计算技术,该技术会平衡计算写入次数,因此在使用时也就不会出现容量越用越小的情况。
固态硬盘在寿命与价格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性价比,选购时,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