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你抱得住一头小象吗?
——国内儿童乘车安全概念模糊现状堪忧
作者:李方


    ■本报记者 李 方

怀抱着孩子不安全

  在北京增光路一家中央机关幼儿园门口,前来接孩子的各种档次的家用汽车,黑压压停了一溜。记者对30辆不同档次车辆进行安全装置配备调查,结果令人失望,只有两辆轿车配置了儿童安全座椅。
  一位驾驶雷克萨斯汽车的母亲告诉记者,她很清楚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还特地从澳大利亚专程购买了一只,但孩子不愿坐。当然,孩子坐在受到了约束的地方,肯定不如坐在大大的空间里舒服。另一位带着保姆一同来接孩子的母亲说,保姆的怀抱就是最好的安全座椅。
  其实,持上述想法的家长占绝大多数。大家觉得,市区道路这么堵,车开得很慢,没有儿童安全座椅也无妨。
  配备儿童安全座椅的“少数派”,偏巧都是孩子父亲。
  一位驾驶黑色雅阁轿车的男士,指着后座的儿童安全座椅说,这是孩子刚出生时朋友送的,从小就坐,孩子也习惯了。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全家一起看过一个模拟车祸视频,没有坐安全座椅的可怖景象,把孩子吓坏了;之后他上车就坐安全座椅。“六一”前后,记者针对儿童安全乘车及相关装置使用情况进行专项调查,结果发现,99%的受访者及相关车辆,均未使用车上儿童保护系统。
  绝大多数家长都知道安全座椅的重要性,之所以没配备,有的不清楚哪里能买到;有的觉得价格太高,坐不了两年就得换,既麻烦又浪费。更多人是迁就孩子不愿束缚而哭闹。绝大多数家长选择将幼儿放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是因为既能看着孩子,互相说话也方便。

儿童乘车安全亟待关注

  面对中国家长对儿童安全座椅重要性的漠视,汽车安全专家忧心忡忡。
  日前,在由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和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好孩子集团、汽车与儿童关爱基金会等承办的“好孩子第二届‘关爱生命 关注儿童乘车安全’公益论坛”上,与会嘉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模拟碰撞实验室主任张晓龙警告说,“父母们不要总是以为自己的力气大能抱住孩子,谁能在一瞬间抱住300公斤的重量?”
  据张晓龙介绍,即使汽车时速只有40公里,但是如果突然发生碰撞或者紧急刹车,能在瞬间产生30倍的重力加速度,这就意味着,一名体重仅10公斤的幼儿,在汽车产生碰撞的时候,想要抱得住婴儿不让他被抛出去,需要300公斤的力气。所以,行车时家长把孩子搂在怀里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习惯。
  退一步讲,即使不抱孩子,目前的家用汽车还没有配备为儿童专用设计的安全带。如果给幼儿使用按成人标准设计的安全带,安全带正好卡在幼儿的脖子上,发生事故时对幼儿的危害更大。更为可怖的是,如果汽车发生碰撞,副驾驶位置安全气囊弹出,会对儿童产生相当大的冲击力,从而对儿童造成伤害。
  由于婴幼儿身体较弱,发生交通事故时死亡率较高。1999年美国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安全气囊爆开致死的150人中绝大多数是儿童。如果汽车使用儿童专用的安全装置,就可有效地将儿童受伤害的几率降低70%左右,伤亡的比例从11.5%减少至3.5%,其中,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是最为关键的安全装备。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等汽车消费发达国家开始了对保护儿童乘车安全课题的各项研究,其中,研制对婴幼儿采取特殊保护装置,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因此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欧美等国家相继出台相关的法规,强制儿童乘车时必须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850万辆大关,取代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是,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也导致车内“悲剧”正在加速上演。虽然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自身的安全性能上,但却忽略了对儿童乘车安全的关注。
  据强制性国标《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主要起草人之一、武汉理工大学电动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孔军介绍,我国在法律、法规保障力度、国家标准保障力度、驾驶员安全教育、儿童安全教育等方面,存在太多漏洞需要弥补。以儿童安全座椅为例,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国,但是国内消费者实际使用率仅为0.04%。

普及儿童座椅还需强制立法

  在“关爱生命 关注儿童乘车安全”公益论坛上,记者也了解到,我国第一部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国家标准GB27887-2011),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不仅对汽车及座椅生产起到督促监督作用,还将对于儿童安全乘车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
  该标准规定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术语、定义,在车辆上的安装及固定要求,约束系统的结构,以及对约束系统总成及其组成部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适用于“适合安装在三个车轮或三个车轮以上机动车上的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但不适用于折叠座椅或侧向座椅”。
  标准针对不同体重范围的儿童乘员作了不同的规定,其中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有五条:
  一、成人安全带扣和儿童约束系统的带扣不能通用,儿童不应使用成人安全带。这也就意味着,在标准实施之后,轿车将被强制安装儿童用安全带。
  二、儿童应该很容易地被安放到约束系统上或从系统上移走。这对装置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为了防止由碰撞或儿童自身动作引起儿童身体下滑,所有向前的约束系统必须装备胯部约束带。
  四、约束系统不应使儿童身体软弱部分(腹部、胯部等)承受过大的压力,发生碰撞事故时,儿童头部也不应承受压力等。
  五、每个儿童约束系统都必须有一份中文说明书。儿童约束系统的安装方法应以照片或特别清楚的图示表示,并应警告使用者,没有认证许可的产品和经过改装的产品是危险的,还应提示不要将无人照看的儿童放置在约束系统内等。消费者在购买儿童乘员约束装置时,应该对照以上几个标准进行选择。
  然而,标准起草人孔军告诉记者,“新国标并没有强制家长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
  为此,与会专家呼吁,真正普及儿童座椅,还需要强制立法。
  论坛上,作为全球最大婴童用品生产、销售商,也是国内最大的儿童安全座椅生产企业,好孩子集团宣布,从即日起,启动“好孩子儿童乘车安全月”活动,并联合腾讯微博共同发起“儿童乘车危险行为随手拍行动”,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唤起社会对儿童乘车安全问题的重视,不断提升公众的安全乘车意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你抱得住一头小象吗?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