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快检有助于降低维权成本
作者:姚敏


    ■本报记者 姚 敏
  《消法》专家、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所说的“消费者追回一只鸡,得杀掉一头牛”的经典语录如今在食品检测领域再次得到 “精彩”演绎,为检测农药残留,济南一消费者为2元钱的韭菜检测埋单5000元,再次让人感叹维权成本之高。
  检测费用为何畸高?众媒体在口诛笔伐的同时也替检测机构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多家检测机构表示,检测收费是经过物价部门严格审核的,每一项检测指标收费在检测部门上报物价部门之前,都会有一个基本的核算。在消费者心中的高额检测费对检测部门来说,有时甚至连成本都达不到。
  在检测机构看来,成本中最主要的就是仪器设备的损耗、维修维护、试剂耗材,有的项目仅试剂就得100多元,仪器也都非常贵,每次检测都是在减损使用寿命。农业部农产品风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昆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食品检测的关键设备如气相、液相色谱仪每台要七八十万元,色质联用仪需要120万元左右,这还是国产产品的价格,如果是进口产品,价格就更贵了。
  部分检测机构检测成本高是客观事实,然而价格高昂的检测费用不仅挡住了消费者维权的路,也让执法部门的监管成本居高不下。据统计,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工商局以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食品超市及其配送中心和农村市场为抽检重点,开展针对各类食品的市级抽样检验,其中每年投入的检测经费就达到2000万元以上。
  能不能让食品检测的费用降下来,如何让消费真相“要得起”?除了向有关部门呼吁,还有人提出由政府拨款的检测机构应提供公益检测。此外,能不能从改变检测技术入手,从而大幅度降低检测成本?随着近年来快速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思路也找到了实现的路径。
  不仅是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在执法一线广泛使用快检产品,一些市场、超市、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馆、食堂,乃至一些消费者也尝试用快检产品,快检正在借助自己的优势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提示和监控方面发挥着作用。快检也由此成为我国目前以专业检测机构为主检测模式的有益补充,也让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了低成本的利器。
  除了巨大的价格差异,权威检测机构和快检技术的一个重大差别是日益关注食品安全却显然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所不知晓的,这就是快检技术是定性分析,即确定食品中的某些特定物质指标是否存在且达到了一定含量,而检测机构得到的是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作为消费者维权,事实上一般只要获得是否超标的信息,确认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至于超标多少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则是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济南市民之所以“破费”,是因为由农业部制定的农药检测标准共包括有机磷在内的50项检测指标,每一项指标检测需100元左右,50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全都得出来,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快检助力于降低维权成本,从改变检测技术入手,消费者就可以轻松、快速维权。人们期盼着更多、更先进的快检技术能进一步降低维权和监管成本,当然更期盼着维权零成本,期盼食品安全监管能早日实现全程和无缝监管,同时食品行业有更多自律和诚信,这样消费者就可以真正放心享受每一样舌尖上的美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服务·食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快检有助于降低维权成本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