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国家版、行业版、企业版等各种版本补贴全面开花
补贴 真能补出一个繁荣市场吗
作者:李燕京
图片


    三重补贴的确让消费者怦然心动 董芳忠/摄
■本报记者 李燕京
  今年上半年家电市场低迷已经是有目共睹的现实,为了拉动消费、促进家电产品升级换代,通过补贴促进销售的方式逐渐流行起来。先是国家推出了政府版的节能补贴,随之,家电企业也纷纷推出了企业版的补贴活动,而现在,行业版的补贴政策也出现了——中国家电协会牵头推出小家电补贴。至此,从国家到行业协会再到企业,都推出了各自的补贴活动,可谓是全面开花。但是这些林林总总的补贴真能补出一个繁荣的家电市场吗?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国家版补贴:效果尚未显现

  在各方的期盼中,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启动了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国家共投入资金265亿元。在此轮节能补贴政策中,高效节能家电最低补贴70元,最高补贴600元。目前国家版补贴政策已推出两个多月,但市场始至今还没有出现类似推出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时的火爆场面。
  国美北京西三环店的一位家电销售人员介绍告诉记者:“尽管我们会给每个顾客讲解能补贴政策,但顾客多是随口一问,或是买价格相对便宜的机型。”
  中怡康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第一至第四周,彩电零售量同比变化幅度依次为-2.9%、-8.5%、1.7%、-11%;洗衣机零售量变化幅度依次为-11.1%、-15%、-4.6%、-20%;空调零售量同比变化幅度依次为-8.5%、50.6%、23.2%、-22.1%。不难看出,国家版补贴政策对于家电销售的刺激作用还不明显。
  奥维咨询白色家电中心研究总监韩昱认为,节能补贴政策对家电销售的刺激作用不明显,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政策出台仓促;二是上半年销售情况不好,导致产品库存大;三是7月份雨天较多,影响了空调、冰箱的销售,库存调整未达预期目标。预计8月底、9月份甚至到十一,节能产品才会全面进场。
  中怡康研究总监彭煜也指出,2009年实施的第一轮节能惠民政策,也是到当年6月才显现出结果,因为涉及到的政策宣传及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推广、物流、培训等方面的跟进都需要时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实施后,家电零售市场有所好转,但目前仍处于筑底阶段,尚未转入正增长轨道。尽管政策6月开始实施,但一些节能家电产品的入围目录6月中旬才公布,所以6月效果不明显。而7月的零售数据出现波动,因此,对政策效果目前还难以下结论。

行业版补贴:弥补补贴空白

  一直以来,无论是以旧换新、家电下乡还是节能惠民工程,针对的都是大家电产品。直到最近,小家电才终于有了补贴政策。8月10日,中国家电协会宣布:为推动小家电、厨卫产品的销售,该协会发起小家电、厨卫电器专项惠民补贴活动,填补了一直以来小家电补贴方面的空白。
  据了解,在该补贴方案中,最高补贴可达到成交价总额的10%。小家电单品满500元及以上每件补贴50元,厨卫单品满1000元及以上每件补贴100元。消费者可在享受厂商所有促销后再享受现金补贴。该补贴按照国家节能补贴的流程方式进行,即消费者在卖场购买商品后即可到服务台进行补贴申领和领取现金。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该活动首先是试行阶段,试行期40天后再讨论长期活动细节。
  据介绍,此次享受补贴的商品覆盖了所有小家电品类。首批试点单位包括国美、永乐、大中、黑天鹅、金太阳、北方等多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家电卖场。
  据中国家电协会会员部部长刘钊介绍,该项活动相比其他惠民政策具备三大特点:第一,该项活动补贴流程简单,可操控性强;第二,包含全国范围内上千家门店,活动范围广;第三,有利于推动中高端小家电行业的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家电行业首次发起的针对小家电的专项补贴活动,换句话说,补贴活动将增加参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政府提供补贴、企业坐享其成是两码事。
  国美高级副总裁宿献华也表示:“近几年国家针对家电行业推广了若干补贴政策,但几乎都没有涉及小家电,这间接地抑制了小家电行业的发展。”
  徐东生指出,当前全球家电消费需求低迷,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刺激政策,但小家电始终未被列入补贴范围之内。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刺激内需的政策,中国家电协会号召国美电器等零售企业及各大知名厂商以补贴的形式进一步扩大补贴产品范围,从而推动小家电市场的快速发展。
  “小家电行业的稳定发展对整个家电业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专家罗清启表示,小家电专项补贴将有效拉低产品价格,进一步激活内需市场。
  对于小家电补贴的推出,厂商、业界专家都表示出了极大的期望。但是这一补贴到底能否拉动小家电市场的销售,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企业版补贴:一切为了促销

  市场不景气,家电企业推出的补贴政策更是五花八门,例如三重补贴、企业以旧换新补贴、电费补贴等等。
  据了解,早在6月初,当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尚未在家电市场铺开时,有的卖场已经迫不及待的自行开始了“买节能冰箱,送电费补贴”的补贴活动,最高送电费1000元。稍后一些,厂商不约而同刮起的“三重补贴”风,别出心裁的打起了“国家补贴+厂家补贴+商家补贴”的大旗,最高补贴可达售价的30%。关于企业版的补贴可谓花样百出,让出“厂家利润”,送出“降温补贴”,还有商家推出了残疾人补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企业来说,推出补贴就是促销的一种方式,只是现在流行补贴的提法,于是他们也就给促销冠以补贴的大名。随着以旧换新活动结束,家电销售进入清淡期。虽然6月1日节能补贴新政推出后家电市场有了一丝生机,但业绩显然无法令商家和厂家满意,于是促销就不可避免,而在一段时间内促销还可能会出现持续激烈的局面。
  在2008年后,各大家电企业借助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进行大规模产能扩张。据了解,美的在邯郸、南沙、荆州等地投资变频空调,海尔在佛山、沈阳、青岛等地新投资节能冰箱、变频空调,长虹、美菱2011年初融资12亿元建设的三大工程也于今年6月全面投产。产能过剩带来的是大规模的库存积压。即使没有国家版、行业版的补贴政策,企业自己也会出台补贴政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促销。
  但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的各种企业版补贴似乎对市场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家电企业乘着国家补贴的东风力推各式各样的补贴,另一方面却是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始终没有调动起来。分析人士指出,大家电补贴已经搞了多年,消费潜力已经基本被挖掘完毕,现在,或许小家电补贴可以拉动部分市场需求。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家电·服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补贴 真能补出一个繁荣市场吗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