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纲举
因夏季气温较高,所以许多消费者都遇到了手机反应变慢、机身表面发烫,甚至频繁重启、死机等现象,网友们将此现象戏称为手机“中暑”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手机中暑?对于这种现象消费者又该如何预防?
手机“中暑”成普遍问题
手机表面温度高达四五十度,拿在手里就像“烫手的山芋”。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多处手机维修点获悉,不少消费者都抱怨自己的手机“太烫”。
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地区的一家苹果手机专卖店里,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维修手机的消费者小霍。小霍告诉记者,自己的iPhone4手机是今年年初购买的,该手机最近经常出现发烫情况,“手机温度最高的时候,都感觉烫手,因为怕把几千元钱的东西给烧坏了,所以只能关机,等机身温度降下来再开机,但总这样开机、关机的,非常影响使用。”他无奈地对记者说。
记者在上述专卖店看到,确实有不少消费者来咨询手机发热的问题。一位消费者的手机刚玩了一会儿“都市赛车”游戏就烫得拿不住,该专卖店的工作人员用安卓优化大师软件为这位消费者的手机进行了检测,发现机身温度为46摄氏度。
此外,记者登录一些热门数码论坛后也发现,手机出现类似情况的网友不在少数,几乎各种型号的智能手机都名列其中,包括苹果、三星、HTC、小米、联想等国内外各大品牌,网友们将此现象戏称为手机“中暑”了。另据记者了解,用户手机“中暑”的症状大都差不多,不外乎电池过热、手机反应缓慢、频繁重启、死机等。
多种原因导致手机“中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手机频繁出现发烫、反应缓慢等“中暑”症状?一位手机维修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气温高是最主要的原因,手机“中暑”情况在冬季是很少出现的。由于夏季气温高,所以手机元器件工作的温度也会很高,加上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手机元器件在夏季时的温度自然会比其他季节时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影响到手机处理器和内存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手机的运行状况。而随着双核,甚至4核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在提高手机运行效率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手机运行温度升高等问题。“当处理器温度达到40摄氏度时,为了保护手机及防止其过热,大多数处理器会启动保护机制将CPU运作效率降低,这就是为什么手机会出现反应缓慢的原因。”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手机主频越来越高,屏幕越来越大,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但手机的机身却变得越来越薄,这使手机的散热空间变小,影响了手机的散热功能。性能越好,功耗越大,电池放电越快的手机,其机身温度就越高。若长时间进行在线观看视频、玩游戏、上网、用GPS导航、通话等操作,就会导致手机持续发热,以致系统死机。
另外,还有很多消费者喜欢给自己的手机“穿衣戴帽”,而手机套的材质多为硅胶或塑料,这些材料不容易散热,因此也会让手机出现“中暑”症状。
如何预防手机“中暑”
因机身过热而频繁出现的死机、重启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的感受,那么手机“中暑”该如何预防?出现“中暑”症状后又该怎样对症下药,为其降温?专业的手机维修人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控制手机在夏季的使用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用手机通话。通话时不要用手紧握手机,可以用拇指和其他4根手指分别握住手机两侧,这样可以为手机后面形成一个通风的空间,便于散热。另外,在通话时,尽量让手机与脸部皮肤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手机的发热程度。
第二,在夏季,用户要改变一些携带手机的习惯,例如不要将手机长时间放在密闭的裤兜里。在开车时,尽量避免将手机放在车中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可以避免手机因被直晒而出现“中暑”症状。同时还要避免手机被遗忘在车中。因为夏季车厢内的温度会升得很高,甚至可以达到60摄氏度以上,如果长时间将手机放在车中,对其电池寿命会有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手机爆燃。
第三,夏季在手机设置方面也得注意,在应用时应尽量调低手机屏幕的亮度,这样不仅能为手机省电,更能有效地为其“防暑降温”。除此之外,还要调整手机铃声状态,减少手机处在“铃声+震动”的状态。
第四,如果消费者真的喜欢给自己的手机“穿衣戴帽”,那么可以为其配备一个颜色较为清爽的手机背盖。在相同的光照情况下,白色手机比深色手机的机身温度低,因此为手机换一个浅颜色的背盖可以降低其“中暑”指数。此外,夏季还可以为手机配备一个带有散热孔的“网眼壳”,这样散热效果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