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18日开始的电商史上“最惨烈价格战”硝烟还未散尽,上周,号称“最欢乐、最混乱、最大规模”价格战再次袭来,并且在几天之内,从京东、苏宁、国美三方“约架”迅速演变为多方“群殴”,加之电商企业高层们相互叫板,极大地刺激了围观者们的肾上腺素分泌,一时间,家电网购市场上血雨腥风、口水漫天。
对于此次价格战,欢呼雀跃借机捡便宜者有之,大扔板砖认为是炒作闹剧的亦不少。然而且不论其中作秀成分几何,毋庸置疑的是,此番大战的的确确前所未有地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赚足了人气。但是,人气毕竟也只是人气,距离巨大的购买力还有着很长一段距离。要想从早已经过实体卖场价格战洗礼的人们兜里掏出钱来,光靠几声降价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真正祭出服务营销的利器。
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就是 “价格战是把双刃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只是就竞争双方而言。而若就电商渠道的上下游而言,单纯的价格战还不只是双刃剑,而是“三刃剑”,让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以及电商自身都受伤。于供应商而言,电商失去理性血拼价格,到自己承受不了的时候,难免会要求供应商承担一部分压力,事实上目前这一情况已经有所显现,比如有供应商表示部分电商已经开始提高返利标准,甚至开始将零账期不断延长。同时,电商打出的过低价格也会伤及供应商自建专卖店以及本来价格就略高的三四级和农村市场经销商的利益,而这些都势必会造成对整个家电价格体系的伤害。于消费者而言,且不说虚虚实实、忽上忽下的价格让消费者感情受创,网页间断性打不开、爆款产品缺货以及后续服务跟不上、物流不给力等都会让消费者感到心理受挫。而电商对于供应商以及消费者的伤害也会在第一时间反作用于自身,那就是自身信誉度的降低。俗话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旦供应商拒绝合作,消费者又不买账,电商将情何以堪?
价格战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但无论怎样惨烈,相对于抢占家电市场、吸引消费者使之转变消费习惯这个长期的战略来说,一轮价格战也仅仅是一次战役而已,即便获胜,那也是一时的,而要巩固胜利果实,则非加强服务不可。更何况当下的消费者已不再是仅仅用降价就能撼动的群体,货比三家、持币观望,那都是在实体卖场历次价格战当中总结出来的真谛。
要想俘获消费者理性的心,价格战虽然效果有限,但若合并服务战,则所向无敌。这一点,可以从实体卖场的发展中得到佐证。十几年前,家电卖场之间以及家电卖场与百货商场之间的价格战也是异常激烈,但终究,连锁巨头们用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和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取得完胜,令众多中小销售商及百货商场洗牌出局。今天,当电商再一次掀起革命,要把消费者的目光和钱包从实体卖场转移到网上,低价格加高服务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绝招。当网页都能及时打开、产品不再缺货、配送没有延迟、售后问题都能有效解决,这样的电商,无论面对怎样的竞争对手,都必将通杀之。
(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桑雪骐、王峰、李燕京、李佳梅采写,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