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乾元
当汽车产品纠纷仍然不绝于耳,当消费维权机构汽车投诉量屡攀新高的时候,从有关方面传来消息,汽车三包规定出台态势渐趋明朗,这部一直如镜花水月般折腾人的专门规章,如今似乎已是水渐落,石将出。
就消费而言,目前我们已经有了集束性的法规体系,针对消费者相应权益实施保障。但是,汽车是一个在设计制造等环节集成了高科技、具有高智能含量的产品,而在使用过程中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针对一个个极具特殊性的矛盾纠纷,指望相对笼统的基础性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确有难度。所以,当我们渐渐走入汽车社会之后,出台调整汽车纠纷的专门法规,就成为必然且必须。
但是,是不是没有专门之法,消费者权益就无从保护了呢?需要提出一个包含正反两方面的问题是,没有三包的时候,负责任的汽车企业是如何解决消费者的疑难问题的?有了三包,不负责任的汽车企业又将面临来自维权方面的何等窘境?
应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绝非无解且极其简明:如果产品提供者能够在产供销后服务过程中实现客户最大满意度,有没有三包真的都不是问题。法规是我们生存的一个底线标准,只以底线为标准,产品的生命力早晚出现问题;而超越这个标准,赢得的将是市场无尽的口碑。
C-NCAP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推出之初,四星尤其五星车型自然欣喜不已。而部分两星车型也在反思:两星车也是符合国标的车,没有你这碰撞,我不也是合格品吗?但是市场的选择告诉两星车们,仅以这样的标准打天下,很难赢得市场。
如同吉利,这样一个曾被称作为摩托车发动机穿了个汽车壳子的车,一上来,果然碰个稀巴烂,勉强两星。认清了局势的李书福,摸清了规律的吉利车,放弃了再做低端低质车的做法。几年的努力与积累,破天荒地给中国自主品牌夺了个五星+的评价。
C-NCAP给我们的市场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树立了精英精神。榜样的力量当然是无穷的,因为他以高品质带来的高碰撞分数,赢得了消费市场最大限度的认可。你不跟着榜样学,还不奋起直追,就只能等着去收获市场的萎缩了。
懂得这个道理的企业其实很多,不仅在新车碰撞领域,在一向难缠的售后服务市场,诸多企业开始在更高的境界上布局。不是简单的一招一式的调整,而是提升一种理念,塑造一种精神。换句话说,是以一种更高的境界,去求得服务的完善,求得服务品质整体提升,最根本的,求得消费者最大程度的满意度。一个个服务品牌的出现,正是这样思考的结果。
在我们的汽车市场中有一个最大的话题是汽车大国何时变成汽车强国,对此最多的论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话说得也对也不对。不对在于,所谓的自主创新,就是强调我们的研发水平要接近、对等甚至超越国外品牌,这想法在目前看来,基本上是空中楼阁;而说它对,在于如果我们尽量缩小这个自主创新的内涵,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上得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突破,就已经是不小的进步。说白了,质量本来是一个基础,但是,如果能够把它提升到实现最大满意度的程度,就成了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