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基层工商所所长访谈录
食品监管要敢于动真格
——访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工商局西河工商所所长王林贵
作者:刘铭
图片


    ■本报记者 刘 铭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工商局西河工商所地处城乡接合部,下辖西河镇和十陵街道办事处,人口约37万,辖区共有7个农贸市场、3个专业市场,经营户6173户,其中食品类专业市场9个,经营户2588户。而所里只有9名干部,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西河工商所所长王林贵认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心是关键,重中之重在落实。

结网而治“巡查到位”

  西河工商所对食品经营户实行网格化监管,辖区被分成3个网格,王林贵和两名副所长各分管一个网格。通过多次梳理,目前网格内食品经营户都建立了食品安全自律档案,档案内包括食品安全责任书、进货台账、索证索票情况等内容。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规范管理到位后,日常巡查监管就显得格外重要。西河工商所要求网格监管人员,除了专项治理行动外,每月必须对食品经营户至少巡查一次,重点环节增加巡查频次。
  王林贵要求监管人员必须深入下去与经营户交朋友,对所辖网格的食品经营状况做到了如指掌,市场巡查必须严格做到“五查五看”,即:查资格、看证照;查票证、看进货;查食品、看标识;查商标广告、看是否侵权违法;查市场主体、看责任落实,同时,要求不能“巡而不查、查而不纠、纠而不果”。
  据统计,今年以来,西河工商所共销毁问题水发食品16公斤,销毁未经检疫的猪牛肉150多公斤,查扣违规销售散装食用油约150公斤。今年中秋节、国庆节前夕,巡查人员来到十陵客运站附近一家食品经营门市,在查食品环节发现,有61袋(包)面包小食品虽然来源合法,票证齐全,但保质期过期却没有下架。工商人员依法对经营者进行了处罚。

敢动真格“查处到位”

  今年9月25日,西河工商所接到上级通知,有群众举报反映,辖区西河镇跃进村有一外来人员租用当地村民闲置房从事豆腐生产加工,无证无照,且卫生条件较差。接到任务后,王林贵立即组织3名执法人员赶赴现场。
  经查,责任人黄某来自四川简阳,从大豆经销商处赊了一些大豆加工豆腐。黄某不能出示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执法人员立即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30余板豆腐现场销毁,暂扣了加工豆腐的工具和设备。
  王林贵告诉记者,食品安全监管要敢于动真格的,查就要查到位,不留后患。记者发现,在西河工商所的案件卷宗中,都有查处先后现场照片的对比,查处前是什么样子,查处后现场是什么样子,一目了然,查处后的现场不会留下哪怕一袋非法食品或一小件加工设备。
  十陵集贸市场有一个卖血旺的经营户,有一天,工商人员使用快速检测箱检测发现当天的血旺甲醛超标,不合格。但经营户却不当回事,拒不改正。“要坚决刹住歪风!”王林贵闻讯后坚定地说。接连几天,该经营户销售的不合格血旺都被工商所销毁,前后共有500多公斤。这位经营户最后服了,再不用甲醛为血旺保鲜,生意也比过去更好。

通俗易懂“宣传到位”

  王林贵有句顺口溜,辖区内很多食品经营户都记住了,这句话是“钱在银行,人在天堂”。这是王林贵在食品经营户培训大会上讲出来的,目的是奉劝个别食品经营户不要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话说得通俗易懂,过耳不忘,又颇有哲理,宣传效果很好。
  “这些食品经营户文化水平不高,听不进去大道理,也听不懂大道理,要达到好的宣传教育目的,必须采取比喻、顺口溜的形式。”王林贵对记者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西河工商所对辖区食品经营户开展了3次法律法规培训,参加的经营者达1673人。工商所先后印制了2000多份《33大类食品准入及认证标识》和5000份《6类食品市场实施市场准人》等法规,发放到市场、商场、超市、食品经营户及12315联络站和社区村组,并张贴到食品安全公示栏中。11月23日,西河工商所还专门组织辖区市场开办方进行了培训。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食品监管要敢于动真格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