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明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黑护工”没有所属的管理机构,仅靠长期盘踞在医院的“领头”拉客,甚至在接到客户后再在社会上临时聘请人员将服务转包,从中进行抽成。而“领头”者甚至与医院管理层私下签订 “承包”协议。
病人住院需要有人照料,尤其是长年卧病不起的老年人,可是如今大多数家属都很忙,无暇照顾病中长辈,因而只能雇请他人照顾,护工成了住院者必不可少的帮手。
除了一些特殊的医院,目前大多医院都没有配备护工,其中的原因无非是:护工活又脏又累,没日没夜,编制内的人不愿干,再则,护工万一护理不周到,出现问题,又将带来纠纷,因此,医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医院没有护工,自然就要到社会上寻求,而专业的护工少之又少,只能是“拉郎配”,病人住院大都是临时突发,为了救急,只要是人,不管有无护理知识,不管是否细心,都要请来。用得好自不必说,用得不好,后果不堪设想,但没办法,只能是瞎撞。
真正说起来,“黑护工”姓“黑”,可是此种 “黑”却是非常需要,没有此“黑”,到哪去找正规者,而有“黑护工”自然就会出现黑操作,要得到医院的支持,就得暗中跟医院交易,而有了此关系,又可以当“黑霸王”,垄断护理价格,层层转包,转一次上交一次 “黑费”,最终埋单者自然是被护理患者,由此,不仅是看病贵,还带来护理贵。
“黑护工”的存在,不仅推高了护理价格,而且服务大打折扣,一些年老体弱者,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工作,做护工却很抢手,此种连自己都需要他人照顾的人,怎么照顾好他人?再则,一些临时上场,根本就没有一点护理经验的人,怎么能给病人提供好的服务?住院者自请 “黑护工”实则是一种无奈,没有办法的办法。
做护工其实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只要心细手勤,为危重病人翻身,擦洗,及时给病人喂药等,再则,劳动强度也并不大,只是耗费时间长,因而,此种工作多数人都适应得了,医院理当配备此种资源。
因而,解决好“黑护工”的问题,还应从制度上进行漂白,统一培训,统一价格,持证上岗,解决好护工问题,不仅是对医院护理资源不足的补充,也关系到民生之大事,因而,应作为一种产业对待,既可帮助病人解忧排难,又可净化护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