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孟勤国 法学博士,中国著名物权法学家,现任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
■本报记者 顾艳伟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这对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法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本报记者就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专访了我国著名法学家,广西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孟勤国。
严格执法重落实
中国消费者报: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到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5年来,我国在落实依法治国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重点、难点在哪儿?
孟勤国: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依法治国,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使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对依法治国都有明确的表述和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从这4次党代会关于依法治国的表述来看,15年前,我们只有依法治国的意识,而今天,我们已经完全认同并接受依法治国的观念。伴随着这种意识的转变,我国依法治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在立法方面成效显著,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此外,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法律的认同都有提高,法律的影响力在我们的生活中间得到显现。
但在现实中,有很多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贯彻执行。一些地方、部门依然存在权大于法的思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另外,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并没有法的概念。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人无视法律,通过打法律的“擦边球”来规避法律。这些现象说明人们对法律缺乏应有的信仰。
全面落实严格执法、严格守法是未来实现依法治国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以,必须要确立法律是国家唯一的强制性规则的观念。
另外,法律一定是体现了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它不仅是制定者的想法,也一定是所有人的想法。人大在立法时,通过对不同利益群体的考量和平衡,让各方利益诉求都能在立法中有所反映。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解决纠纷、规范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营造社会对法律应有的尊重和信仰,消除政策治国、人情治国、潜规则治国的现象,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
树立法律信仰
中国消费者报:您刚才谈到人们对法律缺乏应有的信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法律信仰的缺失?又该如何建立这种信仰?
孟勤国:法律信仰的缺失与我们国家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建设的薄弱有关。当前,人民群众都痛恨腐败,可是一旦自己有腐败的机会,也难以抵御其中的诱惑。当前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什么法最大,领导的看法”。认为法律只能管别人不能管自己的想法,就是缺乏法律信仰的直接体现。也就说,法律在自己心中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还是手中的玩偶?这个问题很多人未必清楚。
法律精神和法治文化是人们法律实践活动的成果,但是,法律精神和法治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加强法律精神和法律文化建设,需要培养全民自觉守法的法律意识,无论是执法者,还是普通群众,在决定做某件事之前,都能从内心叩问自己:我这样做合法吗?或者在寻找到明确的法律依据后,再采取某些行动,并将这种行为当作自己行事的准则和基础。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学校,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各阶层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引导大家自觉履行法律责任和义务,让大家清楚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行为,帮助大家树立法律观念和信仰。最终,形成人人敬畏法律,尊重法律,大家都讲法律,在法律轨道内解决所有问题的社会风气和意识。
不让公权无限放大
中国消费者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当前,部分职能部门存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致使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下降,如何让依法行政为依法治国提供保障?
孟勤国:依法行政的核心是确保公权力依法办事,引导私权利依法维权,因为公权力是管理社会的主导者,是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公权力的特点是,它所涉及的任何一件事,都与国家命运,百姓利益、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所以,公权力是否能依法办事,其导致的后果不容小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的愿望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公权力的目的。而公权力要实现这个目的,唯一的手段就是依靠法律,依法办事。因为法律是所有人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依法办事也是行使公权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基础。否则,公权力的行使就是在滥用权力。
确保依法行政落到实处必须提高官员自觉依法执法的法治意识。当前,有些政府官员表示“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这种行为如果不是依法进行,就是强盗逻辑。所以,落实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不能让公权力无限放大,要确保公权力在法律的轨道内运行。
确保公权力依法行政,必须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滥用职权,二是以权谋私,三是弃权谋私。但是,当前社会关注较多的只有前两项行为,弃权谋私现象却少人关注。有些执法者对违法违规行为消极不作为或者熟视无睹,并从中受益。这种放弃权力的行为不仅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最终还将社会引向无政府主义状态,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规范。
公权力在依法行政的同时要引导私权利依法维权,并为私权利依法维权提供保障,对人民群众合理的诉求要依法满足。否则,当群众用合法的手段不能维护合法权益的时候,就一定会用非法手段进行,势必为社会制造不稳定因素。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