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旅游 火爆
随着圣诞、元旦和春节临近,各地出境游市场已悄然升温。12月11日,记者在北京市部分旅行社走访时了解到,不少市民已开始争抢春节出境旅行团名额。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1—10月份,我国出境游总人数为7211万人次,同比增长14.2%,有关专家指出,火爆的出境游不仅反映出富裕起来的国民的消费需求正在多元化,也折射出国内旅游市场结构不均衡、服务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现状。专家预测,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旅游签证政策的放宽,至少未来10年,我国出境游游客人数还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详见A2版《要闻·观察》
■婚介陷阱 难防
虚假宣传、收费混乱、捏造身份、聘请婚托……记者近日对湖北省武汉市婚介市场进行调查发现,“甜蜜”陷阱无处不在。征婚者如何避免上当受骗?武汉市消费者协会就此提醒:首先应摆正心态,以正确的婚姻观对待找对象一事;其次在选择婚介公司时,要核实其宣传内容,并保留宣传证据;在签订合同时,要在合同上明确标注具体诉求,要约定服务内容、项目,并要求婚介公司提供正式发票;遇到纠纷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主张自己的权利。
———详见A3版《要闻·投诉》
■银行消费 谨慎
2012年11月20日,千呼万唤的中国银监会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终于露面。在当天举行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会议上,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是监管工作的重要目标,银监会系统要切实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还有哪些问题亟待改进呢?本报记者盘点发现,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还需迈过四道坎——服务待完善、乱收费待清理、理财宣传不规范、霸王条款需整治。有关专家指出,应将银行一切服务条款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将一切服务条款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完善社会听证程序,使银行所有服务条款合法合规、公平公正。
———详见B2版《服务·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