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陈久志 本报记者 吴采平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是人们心底美好的期待。然而,一些无良婚介给这一美好夙愿蒙上了一层阴影。虚假宣传、收费混乱、捏造身份、聘请婚托……“甜蜜”陷阱无处不在。日前,记者对湖北省武汉市婚介市场进行了调查采访。
交万元会费只相了一次亲
2011年3月,武汉市消费者陈女士在某媒体上看到武汉东方丽人婚介公司刊登的征婚广告,便想通过婚介帮30岁的女儿晓菁(化名)寻觅一位对象。咨询时,东方丽人婚介公司称只要成为公司会员,就能和很多优秀的单身男士见面相亲,根据晓菁的自身条件和择偶观念,该公司大力推荐1.8万元这个星级档次,并承诺可以为晓菁一直服务到结婚为止,陈女士可先交1万元,余下的8000元等女儿结婚时再补上。
2011年5月,陈女士为女儿先期交纳了1万元会员费,并与东方丽人婚介公司签订了为期1年的婚姻介绍服务合同。此后,婚介公司丝毫不提相亲见面的事。陈女士要求退款,婚介公司才答应给晓菁介绍一个年薪200万元的企业老总。不过两人发了几条短信,见了一次面后不了了之。之后的几个月内,该公司再也没有安排过相亲。
陈女士感觉自己被骗了,要求该公司退款,遭到拒绝。陈女士向武汉市江汉区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调解,婚介公司退还了相关费用。
会员信息真假难辨
11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广场公寓楼的聚心缘婚介公司咨询相亲事宜。“我们这里的女士资源非常多,条件也很好,你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另一半。”一位自称红娘的柳女士立刻开始了她的营销攻略,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摞厚厚的资料册,让记者看婚介公司的成功案例。
柳女士见记者兴趣较大,便说:“只要注册成为会员,就可以马上介绍对象,我们会一直介绍直到你满意为止。”记者要求看看照片等信息,柳女士称照片不能看,但可以看会员的简单资料。说完,她翻开了一本资料本给记者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人名、工作单位、家乡等信息。随后,柳女士又翻出了会员价目表,极力劝说记者注册成为会员。记者看了看价目表,会员价格从3880元~88880元不等,价格越高,相亲对象的收入和层次越高。3880元只能与月收入两三千元的私企员工见面,而要与年收入5万元~10万元的人相亲,则需交纳13880元会员费。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武汉众诚婚介、红娘在线等多家婚介公司,发现这些婚介公司大多位于写字楼或居民楼里,办公条件简陋,红娘多为几个四五十岁的阿姨。会员情况全凭红娘一张嘴,其提供的信息真假难辨。不少婚介公司标称是“优秀婚介”、“模范婚介”、“重合同讲信用单位”等。
武汉市某婚介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对红娘的考核,主要是看她能拉进多少会员,只要能有钱入账,就能当红娘。红娘的收入是底薪加提成,会员交的钱越多,提成越多,收入也就越高。”记者从武汉市工商局了解到,工商机关从未颁发过“优秀婚介”等锦旗、牌匾,婚介公司多是虚假宣传。
●专家分析
别把婚姻当交易
“心态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消协调查的人员中,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找对象一夜改变现状。”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刚对记者说。该律师事务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该所受理的19起婚介纠纷诉讼中,年龄在25~63岁之间,交纳婚介费从800元~2.6万元不等。有5人缴费超过1万元,其中3人年龄均为25岁,一人30岁,另一位32岁。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4人,婚介费最低交800元,最高交2680元。除去3个年龄不详者外,20~30岁间的投诉人占到50%的比例。
“高价征婚,将婚姻看作一场交易是一种扭曲的心理。”对此现象,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陆剑对记者说:“爱情和婚姻不是交易,但现在部分年轻人把物质生活看得过于重要,将婚姻、爱情物质化、金钱化,以一种错误的婚姻观来找对象,此做法不可取。现代人在婚姻上应有正确的理念,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婚介公司受骗?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梅志罡认为:“明码标价去征婚,其出发点就是错的。错误的婚姻观不能收获幸福美满的婚姻,婚姻的本质不是金钱交换,而是感情,花钱买不到真感情,希望征婚者不要将婚姻寄托在高价上。”
如何避免在征婚中受骗,武汉市消费者协会提醒:首先征婚者应摆正心态,以正确的婚姻观对待找对象一事;其次在选择婚介公司时,要核实其宣传内容,并保留宣传证据;在签订合同时,征婚者的具体诉求要在合同上明确标注,双方约定服务内容、项目、频率,并要求婚介公司提供正式发票;在遇到纠纷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主张自己的权利。
●消协提醒
当心婚介消费六类陷阱
近日,记者从武汉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了解到,2011年该中心共受理婚介服务咨询申诉举报432件,较2010年269件同比增长60.59%。今年1~10月,该中心共受理婚介服务咨询申诉举报659件。
武汉市江汉区消协秘书长刘德胜向记者介绍说,在婚介投诉中,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问题有:婚介公司提供虚假信息、遇到婚托、高价收费低质服务、合同期内不能兑现承诺等。一些婚介机构为吸引单身男女,频繁刊登诱人征婚广告,广告中的征婚男女一般都是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有房有车,年薪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乃至几千万元,以此来吸引急于成家或希望借婚姻改变命运的单身男女。
为此,江汉区消协于近期对辖区内婚介服务消费市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发现造成婚介乱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对行业进行规范;二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三是目前婚介公司推出的合同五花八门,条款中都是对自己有利的,而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服务项目多是口头承诺,不纳入合同;四是违法成本低。
根据调查结果,江汉区消协对婚介消费中的一些陷阱予以揭露:
一是拉大旗做虎皮,虚假宣传。一些婚介机构刊登征婚广告,极力鼓吹自己为“连锁品牌婚介”、“国家一级标准婚介”等,并标称是“婚介行业诚信大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获评质量诚信示范单位”等,为自己镀金。二是收费混乱,无统一标准。三是霸王合同,如合同约定“一旦收费即为合同正式启动,介绍见面即为服务启动,一旦启动60%的服务费不能退”等。四是条件不够,婚托来凑。一些婚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当客户指定要求见某对象时,就让婚托对付。五是“服务费”暗度陈仓变“信息费”。一些婚介公司口头明确“服务费用标准”或“服务费用”,却在合同中将“服务费”变成“信息费”,且收费后不开发票只开收据,消费者维权难。六是交钱容易退费难。婚介机构面对服务纠纷时,会以各种理由开脱推责,寻找各种借口一拖再拖,不仅耗尽消费者精力,还使消费者在来回奔波中不断产生新的损失而不得不放弃诉求。有的婚介公司则直接恐吓威胁甚至人身攻击,迫使消费者“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