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代驾业务火 新市场凸显监管漏洞
作者:张鹏


    ■本报记者 张 鹏

  “是柳女士吧?我是代驾员屈树朝……”晚上八点左右,在北京建外SOHO附近的一家餐馆外,前来代驾的屈师傅与客户接上了头。“我的车在那边,咱们去三元桥。”刚刚结束聚餐的柳女士喝了点酒,为了安全起见,就找来代驾帮忙。屈师傅在向柳女士出示完驾驶证并做好距离登记后,便开着柳女士的车出发了。
  对于很多人而言,春节期间,总少不了亲友相聚,餐桌上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而随着各地交管部门严查酒后驾车,执法力度的加大以及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增强,酒后找代驾自然成了人们的最佳选择。请代驾的人多了,车主们的顾虑也多了起来。首先是安全问题,当酒后的车主已经意识模糊,甚至无法走路,代驾司机是否可靠?车主的财物如何保障?一旦代驾过程中出现违章或是事故,谁来买单?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有着同样担忧的车主不在少数。

  春节火了代驾业务

  “我已经从事代驾两年多了,白天在一家企业上班,晚上七点到凌晨一点就来做代驾。”屈师傅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的生意尤其好。“应该和今年实施的新交规有关,自从进入1月底,每天晚上的活就忙不过来,不到半个月时间,收入已经比上一个月翻了一倍。”
  记者从北京多家代驾公司了解到,今年的代驾业务与去年相比都有所增长,不少公司甚至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生意好时,一个月内可以接到数百个订单,需要代驾的最好提前预订。”一位代驾公司的接线员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新兴行业“三不管”

  屈师傅把客户送达目的地、完成订单,柳女士付完钱、安全抵家,双方皆大欢喜。
  但据记者了解,代驾过程中发生意外甚至事故,分不清责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大年初六上午,小杨一觉醒来,回忆起昨晚的聚会喝了个酩酊大醉,只得叫代驾送自己回家。当他还想起自己一台笔记本电脑还在车上时,便一骨碌爬了起来。可车上什么也没有,而代驾公司及司机均称根本没有看见。
  以北京为例,较为正规的代驾公司就那么几家,需求大了,小型提供代驾的服务单位和个人也开始加入到业务竞争中。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代驾并没有一个完备的行业规范,甚至这个行业归哪个部门管理都没有明确。记者先后致电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北京市运输管理局,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代驾不属于该部门的管理范畴。前者表示,交管局只负责路面交通,而运管局则表示其只负责管理营运车辆。代驾俨然成了一个“三不管”行业。
  而对于代驾的服务质量,很多消费者都心存顾虑。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代驾公司更多的是靠自律来保证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代驾服务领域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服务标准,工商、物价、交管部门对代驾服务的管理也基本处于真空状态,这样的局面就直接制约着代驾产业的发展。”

  法律责任不明确

  较之参差不齐的服务质量,不少人对代驾的担忧更多集中在对安全的考虑上。
  在不久前的公司年会上,北京车主李小姐醉得不醒人事,便在酒店门口以60元的价格请了一名代驾送自己回家。途中,代驾员对车况不熟,操作不当将一名骑车人撞倒。可就在等交警过来的时候,代驾员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还是以李小姐自掏腰包赔骑车人2000元钱收场。这件事让李小姐感到十分晦气,整个春节都没过好。
  记者通过对几家正规代驾公司的采访了解到,李小姐的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一些“黑代驾”乱收费,甚至趁火打劫,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位代驾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正规的代驾公司一般都会在代驾前与车主签个协议。协议中会明确规定,包括收费标准、车辆出现损坏、财物丢失以及发生交通事故等情况的解决方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安全细则却是目前协议中无法涉及的。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代驾服务的发展现状总体来说是“前景看好,发展艰难”。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代驾者和车主之间的法律责任,从而存在一定的风险。“代驾公司和客户之间,在服务之前就需要明确各自的定位和法律关系。”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表示,车主与代驾公司之间要划分责任关系,代驾过程中如果出现事故,谁承担责任,代驾服务应该以什么为标准,目前都还没有细化的标准。邱宝昌表示,希望有一个行业协会尽快成立,来增加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信任程度。而消费者选择代驾公司时,应尽量选择“正规军”。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代驾业务火 新市场凸显监管漏洞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