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虚标电量 存安全隐患 山寨货横行 难以监管
移动电源频生事端
作者:岳纲举
图片


    ■本报记者 岳纲举
  近几年来,移动数码设备的用途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屏幕的不断加大,其耗电量也随之水涨船高,以至于“一天一充电”都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保证使用,很多用户都是到办公室插上充电器为移动设备充电,下班回家后又得赶紧充电。而这一现象的普遍发生,使得移动电源近两年受到不少消费者的热捧。然而近日记者调查走访时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移动电源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劣质电源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移动电源频生事端

  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的学生小王去年春节回广西老家时,因坐火车的时间较长,就提前把自己的手机充满了电。不过即便如此,以手机电池的容量,要想支持将近30个小时路程,怎么算也还是不够用,除非不上网,不浏览视频等内容。果然,火车刚走到一半路程,小王的手机就已警告电量不足。这时,她发现旁边一位同学正在用移动电源给手机充电,就借来用了用,也给自己的手机充上电。“移动电源能给包括手机在内的多种移动设备充电,我感觉很好用,于是回家后就在网上购买了一个。”
  然而,这个移动电源没用几天,小王就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这个移动电源自身的充电时间较长,需要十五六个小时才能充满;其次,移动电源在充电过程中放热很大,小王的胳膊一不小心碰到了它,结果被烫了一个四五厘米长的伤口。随后,小王在网上搜索发现,原来移动电源存在很多安全问题,甚至还有很多移动电源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爆炸的案例。看到这些后,小王就再也不敢用移动电源了。
  记者调查发现,因使用移动电源而引发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害问题确实很多,例如,消费者王先生就因为使用了质量较差的移动电源,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上班族刘女士则因使用移动电源“报废”了自己的手机。刘女士告诉记者,几天前,她用移动电源给自己的HTC智能手机充电后,发现该手机发生黑屏且无法开机。随后,刘女士将手机送到维修点进行检测。维修人员发现,手机黑屏的原因是移动电源放电不稳定,导致电流过大“烧”坏了手机。
  记者调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移动电源多为“三无”的山寨货。

山寨产品偷工减料

  很多消费者认为,移动电源没什么技术含量,随便买一个就行了,没必要为它花太多的钱。
  的确,移动电源并不是什么新鲜产品,而且随着市场对移动电源需求量的增加,价格低廉的山寨移动电源开始走俏,其生产流程十分简单,并且几乎不经过任何安全监测即被投放到市场中。一位从事移动电源评测的网站编辑告诉记者:“一个电芯、一块简单的PCB板(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一个外壳,就是一个移动电源的全部,而这些零件几乎都是现成的,在深圳等地区可轻易找到相关方案的提供商,再找个家庭作坊组装起来,贴上牌子,有时甚至连牌子都不用贴,就能拿到市场上销售。我国是世界上智能手机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对移动电源的需求量自然也非常大,只要有利润空间,山寨移动电源就会有市场,尤其是这些售价低廉的劣质产品,虽然存在安全隐患,但还是会吸引很多存在侥幸心理的消费者的关注。”
  这位编辑同时表示,要生产一款质量过关的移动电源就没那么容易了。虽然移动电源只有3个零件,但其电芯的好坏,PCB板能否提供过充、断电等保护,甚至是移动电源所搭配的线材,都会直接影响到移动电源的质量。其中,仅在电芯方面就有不小的学问,同样规格的电芯,山寨货和进口名牌产品的价格就能相差5倍,山寨货的价格一般为7元,进口名牌产品的价格在35元左右,如果厂商采用废旧回收电芯的话,其价格会更加低廉。除了电芯外,PCB板也是决定移动电源质量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不少商家在推销自家产品时都声称具有过充、过放、断电等设备保护功能,但实际上,一些出自小作坊的产品肯定是无法实现这些功能的。

虚标电量难以监管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安全问题外,虚标电量是移动电源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同时,这也是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
  记者在北京市中关村地区某电子卖场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移动电源时最看重的是电量。一位正在选购移动电源的大学生告诉记者,由于移动电源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大型电子企业不屑于去做,所以移动电源领域少有大品牌,这使得普通消费者在选购时,只能以电量和价格作为评判其质量好坏的标准。“至于安全性,我们也只能看它有没有‘3C’标志,而其是否真的通过了相关检测认证就不得而知了。”这位大学生无奈地对记者说。
  对于移动电源的安全性,卖家说得也很含糊。一位销售移动电源的商家对记者说,这种电源能不能达到厂家标注的水平他也没法去验证,“反正顾客也不会太计较这个,一般都会选择大容量的,我们也没法一一验证技术指标,差不多就行了。”一些销售人员甚至说,“这个移动电源标的电量是1.2万毫安,实际只有六七千毫安。他直言,这些都是小工厂做的,几乎没有固定的正规厂商会做这个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山寨移动电源,价格低的只需几十元,这样的价格连成本都难以覆盖,所以虚标电量、偷工减料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难以监管是移动电源市场的最大问题。据央视报道,深圳一家移动电源小作坊,只有不到100平方米,车间拥挤凌乱。该作坊的老板直言:“这个移动电源标注2800毫安,实际只有2200毫安。”
  目前,市场门槛低、利润空间大、缺乏监管等问题已成为阻碍移动电源发展的绊脚石,也给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带来很大隐忧,应引起业内关注。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IT·数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移动电源频生事端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