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刊首语
“汽车三包”仅仅是品质的起点
作者:施乾元
图片


    ■施乾元
  距离“汽车三包”正式实施已不足半月,有关“汽车三包”的话题成为当下媒体热点。焦点如此集中的原因是不少人相信,由此汽车消费美好的明天要到来。但事实上“汽车三包”只能是汽车品质的一个起点,这与消费者满意度的最大化离得还远。
  除了个别汽车创始品牌,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包括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大都经历过模仿创新提升品质锻造品牌的过程。起始点一般有两大法宝,一是价格,二是质量。价格体现在低,是以哀兵邀宠;质量则尽可能无瑕疵,是展示能力与信心。两者之间,一般汽车品牌的起点会选择在低价竞争。但从品牌塑造角度看,低价策略只能是一个营销手段,且不高明。
  当年,就连夏利都要十几万元一辆车的时候,吉利以几万元一辆的价格,很快跻身汽车市场;在北京吉普7250都要二十几万元之时,长城汽车的SUV以十几万元的售价,迅速在车市抢得了一席之地。但成功并不基于此,因为大都低价也低质。所以,吉利、长城是通过蜕变,才成为如今自主品牌当中的佼佼者。不仅是自主品牌,不少当年的二三线合资品牌同样拿低价当武器抢占过市场。北京现代曾经总结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提出了PQB战略,P即指价格,Q才是质量。言外之意,低价也曾是其抢滩攻地的手段,虽然彼时其新车市场报出的价格并不低。
  但是,低价具有的强烈自杀性,成了价格手段的死穴。无论合资还是自主,低价策略使其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甚至低价的结果反过来又带来了低质的问题。因而从汽车产业的发展看,从质量做起,成为各个汽车品牌发展真正的起点。
  抛开低价竞争手段,确保质量标准是保证产品正常展示其性能的必要前提,但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不用一一罗列各年度数据,就在几年前中国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那一阶段,萝卜快了不洗泥的事件即频频发生。一时间,新车故障率高企,一次性修复率也大幅下滑,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双滑坡,修退换难、鉴定难、索赔难,怨声一时高涨。而恰在此时,“汽车三包”来了。
  “汽车三包”给我们明确了有关概念与界定标准。其实,假如没有“汽车三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消费者消费安全的权利,《产品质量法》有关产品质量的界定,《合同法》有关合同有效的条款,也一样可以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汽车三包”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对于产品质量有了更明确的责任,对于产品品质甚至对于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有了更明晰的开端。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新的契机,让我们看到了品质腾飞的起点。
  我们知道,在欧美汽车市场,相关消费者评价并不建立在汽车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而是基于产品使用的感受。换言之,如果还存在质量问题的话,这样的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已无从评起。消费者的评价,是每一次开关车门的声音是不是足够好听,是每一个门拉手手感是不是足够舒适,是你的每一个配置是不是足够贴心。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了一些欧洲国家无理由退换车的规则。
  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汽车人最纠结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已经足够大,但却不够强。其实不够强的原因不一而足,不令人满意的产品以及服务质量是一大原因,而评价规则不到位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这样的前提下,“汽车三包”的出台,人们确实不必欣喜若狂。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应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打造一个完善的市场,一步一步去塑造完美的产品品质,“汽车三包”又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起点。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汽车质量月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汽车三包”仅仅是品质的起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