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惠民菜踪影难觅 民生“考题”待破解
作者:冯铁飞 堂吉伟德
图片


    太原超市内的一元菜特卖区

■本报记者 冯铁飞 文/摄

  每周有菜农开车拉着新鲜蔬菜直接进社区销售,社区直销店蔬菜的价格比市场低,每天4种一元新鲜蔬菜……为了稳定菜价,让老百姓吃上实惠新鲜的蔬菜,太原市相关部门想了不少办法。但最近有群众向本报山西记者站反映,现在这种车载菜市场基本没有了踪影,直销点菜价和市场上的菜价不相上下,每天4种一元菜一大早就被抢光了。群众盼望,这些惠民菜政策应该继续落实下去,真正做到长久利民。

●话题调查

蔬菜直销难落地

  去年3月份开始,在商务部门主导下,太原市开展了蔬菜直销进社区活动。据介绍,蔬菜由企业直接从地头拉到社区销售,菜价低于市场价,而且能保证最新鲜。当初计划是,相关企业投资1000万元购买100辆东风小康厢式货车,分别分布在太原市的400个社区和100个十字路口,拉着蔬菜进行直销。但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蔬菜直销车却基本没了踪影。
  9月21日早,太原市上官巷,这里曾是周末车载菜市场的定点之一,但这里的居民告诉记者,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车载蔬菜了。太原师范学院宿舍区的居民表示,去年车载菜市场就到过他们那儿两次,之后就无影无踪了。
  负责蔬菜直销车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车载菜市场的预计太乐观了,城管、物业、社区、监察大队都来管他们,商务局的红头文件也没用,运营太困难。
  9月24日,记者来到曾经采访过的太原桃园一巷南三条的蔬菜直销点所在位置,发现路面已经被挖开。居民们告诉记者,蔬菜直销点早就被拆了,主要原因是这里修路。记者拨打该直销点负责人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一位从事过蔬菜直销点经营的菜农告诉记者,小区有菜市场,摊主们交了一万元的摊位费和一万元的押金,社区不同意开设蔬菜直销点是因为收了菜市场摊点的钱,再开新店摊主们会不满意。
  当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美特好生鲜超市太原市桃园北路店。在店内,有明显的4种一元菜的摊位,但摊位上只剩下了几个腐烂的葱头和土豆,油菜已经全部卖光。剩余的西葫芦品相也已经不好。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一开门,4种一元菜就很快都被抢完了。他们只能下午或者第二天补货。而根据太原市物价局的政策,各超市应该根据市场供应需求,及时补充货源,保证蔬菜供应不断档。

●观点

多头管理乱
山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吴成雨

  车载菜市场由商务部门主办,每天4种一元菜由物价部门主办,蔬菜直销则是由农业部门、商务部门、物价部门参与主办。但有职权管理这些菜农的部门却有交通运输、农业、卫生、城管,甚至社区和物业等众多部门。
  比如,车载菜市场虽由商务部门牵头主办,但卖菜时占了道路,城管的职能是管理市容市貌,如果占道城管不管,就涉嫌失职,如果管理了,又会阻碍惠民政策的实施;社区则认为,卖菜时占了道,走的时候留下一堆垃圾没人管,保证不了社区卫生;卫生部门会觉得,如果卖的菜没有经过检查,如果农药超标或者卫生不达标,也会造成卫生部门失职……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能,出了事谁都担待不起,所以只能按自己的职责进行管理。最后,谁都来管,但谁都管不好。
  惠民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由政府进行统一协调,充分调研和论证,形成规章制度执行。在菜农的菜摆放到社区前,就已经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社区有固定的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位置来安放菜摊,菜农收摊后地面能干干净净……只有让惠民菜规范化、制度化,才能避免管理混乱,才能真正惠民。

要奖罚分明
太原市农业管理研究所 杨铁军

  太原市的每天4种一元菜活动,政府做得确实很到位,但是监督不够,经常出现菜断档以及品相差的现象。
  作为商家,既然报名参与并被许可实施惠民菜政策,而且还拿了政府的补贴,就应该信守承诺,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有的地方做样子,以为检查不到就没事,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相关部门不可能投入那么多人力去检查和监管,但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惠民菜政策实施的检查,对于惠民举措落实不到位的,要坚决整改,直至取消资格,不能光奖不罚。只有奖罚得当,才能让惠民菜政策实实在在地惠民。

市场决定菜价
山西农业大学中德学院教授 周运

  在市场经济下,蔬菜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蔬菜价格高,就会刺激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蔬菜集中上市,菜价自然会下调,这是市场规律。如果政府通过补贴等方式干预市场,有可能导致市场调节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政府对蔬菜进行补贴无可厚非,但应该加强对菜价进行垄断炒作行为的打击,从交通运输、场地费、摊位费等方面来降低农民的成本,从食品安全方面来规范蔬菜的生产、监管,这样能更广泛地更深入地使得菜价合理运行,也能让群众吃上放心菜、安心菜。

●话题延伸
把“惠民菜”送到家也是道民生考题

■堂吉伟德

  在不少地方,每逢重大节日,蔬菜等一些必要生活物品总会出现阶段性上涨,给中低收入民众生活带来不小压力。作为平抑价格、实现惠民的重要民生工程,一些地方推出的惠民菜篮子体现了政府对于民众的兜底保护,释放制度善意。但如何落实好这项民生政策,把实惠送到民众的“舌尖”,对政府来说,也是一道民生考题。
  众所周知,市场主体具有趋利性,难免会在执行过程中投机取巧,玩欲盖弥彰的把戏,使惠民菜篮子变形走样打折扣。事实上,这种担忧在记者的调查中确实存在——不少超市一元菜供应不足;部分超市没有执行惠民价格;还有个别超市,一种菜竟有几个价格标签。
  作为一项民生政策,惠民菜篮子的优惠措施应是底线要求、刚性约束。假若超市没有做到位,就是违规。相关部门在对涉事超市追责的同时,也应反思监管漏洞在哪儿。
  让市场主体发挥好 “惠民纽带”作用,制度设计和严格监管必不可少,对于政策实施部门来说,必须把好四关:一是超市的选择关,从准入上提高门槛,选择那些渠道完善、诚信度高的超市;二是信息发布关,各超市必须严格做好优惠范围的蔬菜价格表,公示“惠民菜篮子经营承诺书”,同时,相关部门还应通过公示栏和各种媒体,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最大程度满足民众的知情权,为其参与监督创造条件;三是实时监督关,不妨学习和借鉴有的地方开发的“平价商店监管服务平台”,实行平价商店数据上报、信息传递、巡查考核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平台进行考核汇总。同时,要定期不定期开展实地执法检查,接受公众投诉,及时查处违规行为;四是退出淘汰关,对于执行变样有骗取补助嫌疑、民众意见较大、综合考核不合格及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超市,在追责的同时,还应取消其资格,将其列入“黑名单”。
  “纸上”的惠民菜上路后,在送往民众“舌尖”的路上如何让政策不走样,政府必须做好这道民生考题。这不仅事关公共管理智慧,也关乎政府公信力。不然,民众在“舌尖”上吃了亏,口舌上难免会掀民意波澜。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话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惠民菜踪影难觅 民生“考题”待破解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