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高明的企业会借势
作者:乐军


    ■乐军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小故事,内容大概是:一位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家加油站,生意特别好。随后,第二位犹太人来了,他开了一家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则开了一个超市,这个地方因此变得繁华起来。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家加油站,生意特别好。随后,第二个中国人在这里开了第二家加油站,随着第三、第四个中国人在此陆续开设加油站,恶性竞争开始,最终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尽管这个故事有点儿极端,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简单地模仿注定了俱输的结局。与其去抢占蓝海,不如借势发掘自己的蓝海,这才是成功之道。
  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做产品时喜欢一窝蜂地上,最后的结果是自己人打得头破血流,抬头一望,发现已经落在别人后面一大截。说得好听点儿,中国企业的学习和复制能力超强;说得不好听,就是抄袭能力超强。这一现象在最近几年的互联网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互联网企业似乎普遍认为:你有的我必须有,我有的你不能有,如果咱们都有,那就开始“掐架”。
  目前,可穿戴设备是一个互联网企业都想涉足但又还没准备好的领域,观望者多于实践者。虽然大家都不希望再看到各企业为争夺可穿戴设备市场而打得头破血流,但部分互联网企业之间多年来积累的宿怨,仍很可能将恶性竞争移植到这一领域中来。
  360的安全,百度的搜索,腾讯的社交,阿里的商务,哪一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都是自己所在领域里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但在面对可穿戴设备这块“蛋糕”时,如何能将自身特色与可穿戴设备的特性相结合,是他们亟待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你家推出了一款智能手表,我家也必须弄出一个,你推出一个手环,我就推出一个戒指。这样“竞争”下去的结果是,用户会发现各个品牌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戒指等,都有着大同小异的功能,没有任何特色。这样的市场环境又如何能推进可穿戴设备的发展?
  笔者认为,互联网产业中,各家企业各有分工,谁都很难期望通过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来壮大自己,只有根据自身特色找准在产业链中的定位,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潮流,才能让产品获得市场认可。360此番推出儿童卫士手环,将自己的网络安全特色与人身安全相结合,可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事实上,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那些小设备厂商或配件厂商,若能把可穿戴设备的一个部件做出特色,都将会有无穷多的机会,这比在可穿戴设备领域里“厮杀”更有意义,也更具现实效果。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IT·数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高明的企业会借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