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同筑京疆和谐 共创育人大计
——首都师范大学为新疆和田地区培养600名双语教师
作者:沈晓非 邹本堃


    ■沈晓非本报记者 邹本堃
  近日,古丽胡玛·艾则孜和她的351位同学刚刚结束了在北京2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实习活动,学员们的兴奋和收获感觉溢于言表。如今,他们即将完成两年的培训任务,返回家乡的教育工作岗位,而新疆和田地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正对这些北京援疆工作培养的双语教师们翘首期待着……
  记者获悉,始于2011年的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即将圆满完成,而作为北京市承担此项工作人数最多的首都师范大学,继今年7月首批248名双语教师返疆走上工作岗位后,尚未结业的352名学员也将于2014年1月顺利完成培养工作。
  2011年初启动的“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旨在解决新疆2002年以来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通过在援疆省市的培养,提高接受培养学员的政策理论水平、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岗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两年来,北京市共承担培养学员1500余名,其中首都师范大学共分4批接收来自新疆和田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的学员680余名,绝大多数为双语教师专业。
  据记者了解,为统筹新疆学员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首都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京疆学院,搭建起为新疆解决就业问题和教学师资问题的育人平台。“我们培养的600名双语教师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三个专业,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结业后将获得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三级合格证书和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教育学、心理学及综合教学技能合格成绩单,基本具备教师上岗资格。”京疆学院党总支书记林广成说。据林广成介绍,由于受地域、文化、语言、民族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来京培训的新疆学员普遍存在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未就业时间较长、年龄差距大以及家庭负担较重等问题和困难。在600名学员中,维吾尔族学员有593人,已婚学员超过一半,大学毕业后未就业时间最长的达10年,学员构成的复杂性、特殊性给培养工作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先后5次深入新疆和田开展教学专题调研,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结合学员未来岗位工作及现有学习背景,制订和完善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即重点围绕汉语水平、教师专业技能、计算机应用以及综合文化素质提升等方面,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的汉语老师把要讲的成语都用动画DV的形式来教,很容易懂,印象也很深刻。”学员阿达莱提·阿卜杜热合曼介绍说,“学校还组织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一对一地给我们辅导汉语口语和写作,提高MHK三级考试的能力和汉语表达水平。”在学校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大大提升,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了2500个常用汉字的学习本,并尝试编写简易汉维词典,并收录了近300个新生词。
  在培养工作开展的两年多时间内,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共开设课程67门,累计聘请校内外专业教师186人次,举办中小学特级教师、校长系列教学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讲座50余场。学员们的汉语表达、阅读、写作等应用能力明显提升,有90%以上的学员通过了MHK(三级)考试,在计算机水平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青少年及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据了解,新疆和田地区教师缺口很大,特别是双语教学师资更加缺乏。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搭建的教育援疆平台,不仅减轻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同时还有效扩充了当地的师资力量,为促进和田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同筑京疆和谐 共创育人大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