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作者:岳纲举


    ■岳纲举
  在当下的互联网领域,从搜索到杀毒,从社交到视频,“免费”已渗透进各个领域,也被国内公认为是互联网的一个基因,许多网民为此欢呼。
  但请注意,当用户要免费试用一些互联网服务或应用软件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是注册成为该服务或应用的用户。注册时,必然会填写个人信息——简单的注册只需要用户填写自己的邮箱地址,而复杂的或实名注册,则需要用户填写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甚至身高、体重、照片以及婚姻状况、收入状况等重要信息。当用户把这些信息上传到互联网时,不管其愿意与否,这些信息都有可能被共享,而“共享”被认为是国内互联网的另一个基因。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在一个网站或应用里留下的邮箱地址,会通过技术手段与互联网上的其他数据关联起来。此时,经营者便可通过这个邮箱地址勾勒出用户较为完整的信息,甚至可以做到比用户自己更了解用户。例如,经营者可通过获取用户身高、体重等数据分析出其购物习惯、饮食偏好等潜在信息。这些部分用户并不关注的隐私信息,却可成经营者获取利润的途径。
  由此不难发现,用户们在享受免费应用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即共享信息。问题的关键在于,某些信息并不是用户愿意共享的,而只要搭上“免费”这条船,经营者就不会再听从用户的个人意愿,他们会肆意操控用户的个人隐私。
  一些尝到“免费”甜头的用户可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各种信息正源源不断地通过互联网为别人所掌握。还有一些用户认为,关于身高、体重这类隐私信息对企业来说没什么用处。其实不然,随着营销成本的逐渐走高,企业会寻找更多低成本的途径来营销产品,此时用户的任何个人信息都变得极具价值,而经营者在获得这些信息时可能不需要出1分钱,制造一个“免费”的诱饵就可以实现。这对用户来说,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因此笔者提醒互联网用户,在面对经营者抛出的“免费”大餐时,应保持警惕,时刻谨记这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IT·数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