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项目资金使用居民作主
从今年开始,山西省太原市全面启动实施社区惠民项目,每年为每个社区安排专项资金20万元,逐步解决涉及社区居民群众利益的各类民生问题。而这项惠民政策最大的特点是,这些钱用在哪儿由社区居民进行表决,钱怎么花由居民说了算。
山西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韩志育表示:“太原市大力扶持社区惠民项目,是开展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工作的有益尝试。由于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惠民项目居民选的形式,尊重了居民意愿,发挥了居民民主,为确保惠民项目真正惠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样的做法对其他地方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详见A2版《要闻·观察》
■还款被退致逾期拒不解释
本是按期还款,钱也到了银行账户,却被无端退回致使逾期还款,由此产生的滞纳金,银行竟要求持卡人承担;持卡人一年中没有收到消费账单,无法准确掌握消费、还款信息;丢失的信用卡卡号与新卡号并用,导致消费信息混乱,无法按期还款,产生不良记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中国农行信用卡用户卓女士就遇到这样的烦心事。
经过多次投诉和要求,12月2日,卓女士收到了一年来的所有消费账单。卓女士将账单记录与短信提醒信息对比,发现多笔费用有出入。卓女士认为,造成不良记录的责任在农行,农行应该就此作出解释。对于卓女士提出的作出解释的要求,农行方面予以拒绝。
———详见A4版《要闻·投诉》
■《食品安全法》大修重典治乱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日结束。在征求意见阶段,众多法律专家、消费者和网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许多专家、消费者认为,修订后的草案有诸多亮点,充分体现了修订的立法原则和思路,修订过程也凸显了我国直面食品安全现状和热点、难点问题的勇气,以及重构民众对食品安全信心的决心。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吴景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重典治乱是《食品安全法》修订的重要思想和秉持原则。修订后的草案加大了惩罚力度,非法添加罚款最高提至30倍。除了在民事责任方面,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者的经济惩罚力度外,草案还完善了行刑衔接机制;在财产处罚方面,将非法添加等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罚款额度,由原法规定的5至10倍罚款提高到15至30倍;在资格处罚方面,草案提出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详见B1版《服务·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