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年货的“前世今生”
作者:宋牧野
图片


      年货,通常指国人过春节前需要购买的各类商品。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浓浓期待。随着时代的变迁,无论是年货的种类还是人们购买年货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食品
从无肉不欢到健康至上

  过去,人们过春节时讲究“年年有余(鱼)”“岁岁吉(鸡)祥”。上世纪70年代,人们置办年货的最主要商品是鸡鸭鱼肉,仿佛只有吃到这些才算过年。“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人们大多不富裕,因此过年能吃上肉感觉很幸福。”已年过50岁的闫女士回忆说,“通常情况下,过年时买的肉不会一次吃完,为了能长时间保存,家里的老人会将剩下的肉腌制成腊肉,封存起来。”
  如今40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年货的选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在天天都能吃上鱼和肉,但同时不少人也因此患上了“三高富贵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所以,健康是现在人们选购年货时首要考虑的内容之一。闫女士说:“近些年,我家的年夜饭已不再只有大鱼大肉,而是讲究荤素搭配、营养搭配,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

服装
从扯料裁衣到上网订购

  “小时候过年要是能穿上新衣服,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现已40多岁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她每年的愿望就是过年时能穿上一件新衣服。“那个时候,市面上几乎买不到现成的衣服,人们大多是先到布店买块料子,再拿到裁缝店裁剪。尽管如此,也不是家里所有的孩子都能穿上新衣服,我大多只能穿姐姐穿小的衣服。”王女士回忆道。
  现在不一样了,不仅各类购物场所、品牌专卖店随处可见,网购的盛行也给如今的服装供应提供了广泛的平台和便捷的渠道。王女士说:“虽然现在可以随时买到任何品牌的衣服,但每到过年,我还是愿意给自己添置一身新衣服,仿佛只有这样,我才能找到儿时过年的喜悦和期盼之情。”

消费
从凭票限购到供应丰富

  在李奶奶的记忆中,现在年货的富足景象是40年前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她对记者说,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商品限量供应,人们必须凭票购买,所以每到置办年货时,商店门口就会排起长队。“那个时候,粮食、副食、布都要凭票购买。像带鱼这样的稀罕吃食,只能按每人半斤(250克)的定量供应,并且不排半天时间的队,根本买不到。副食和布料的供应量则更少。”
  李奶奶说,现在的商品太丰富了,置办年货也更加方便。“原来是要什么没什么,现在是要什么有什么,而且要多少有多少。今年,儿女们给我和老伴儿准备了各色年货,我家的冰箱和冰柜已被塞得满满的。”李奶奶笑着说。
(宋牧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生活·时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年货的“前世今生”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