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均发现,销售高价酒水并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是餐饮企业的常用做法,“最低消费”、“消毒餐具收费”、“减少订席不提前通知收全款”等其他数项餐饮业霸王条款也屡见不鲜。通过这些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的霸王条款,经营者不仅获得了高额的收益,还将责任进行了“转嫁”。
餐饮业霸王条款重重,行业协会为何依然出言维护?“护犊”、主导垄断、“二政府”、“只收钱不办事”,行业协会为何屡屡被质疑成为利益集团代言人?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指出,在多起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中,原本应该起到倡导企业自律和净化行业作用的行业协会屡屡失声乃至不当“发声”,行业潜规则存在多年却没有人去“点破”甚至还为其背书,这与行业协会本身“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性质是分不开的。 (详见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