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快捷支付须防安全风险
作者:田理渊


  北京的凌先生前不久突然发现自己支付宝里的几千元钱不见了,报案后经公安人员调查才发现,因为他将手机号与支付宝绑定,后来更换了手机号没有解除原来手机号与支付宝的绑定。犯罪嫌疑人在得到他原来的手机号后,更改了其支付宝密码,轻松地就进入支付宝将他的钱全部转走了。
  天津的宋先生在天猫某品牌旗舰店购买了一个枕头,之后接到电话说付款被冻结,需要退款之后再重新付款。对方还传来了一个插件,让他按照提示一步步操作,结果被骗了3000多元。
  随着电子商务浪潮的迅猛袭来,网络支付已是大势所趋。“抢钱大盗”也如影随形。2013安全支付在线调查报告显示,网上支付风险形态多元,最常见的风险形态有欺诈转账、网络钓鱼、木马病毒和骗取支付验证信息等。其中近五成被调查者在网购时曾遇到过网络转账欺诈诱导;其次是钓鱼网页和木马病毒欺诈。所以消费者在享受新兴的便捷支付方式的同时还要多长个心眼,提防自己的钱不翼而飞。
  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张旭对记者表示,移动支付不同于银行卡支付,只要拿到账号和密码就行。特别是快捷支付,只要进入账户,不需要知道密码就能完成资金转账,很容易造成财产损失。不少手机用户为了图方便,在使用快捷支付时选择“记住用户名”、“十天内自动登录”等功能,一旦有人得到手机,很容易进入到支付界面。
  张旭介绍说,现在不少不法分子将木马植入到热门手机软件中,或者干脆制作一些带有木马的山寨软件,再通过不规范的市场流入到用户手机上,这些软件一旦运行,轻则消耗流量,重则窃取用户账号和密码。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支付宝进行的担保交易,不会直接把钱打到收款账户上,而是等付款账户确认收货后,才进行款项结算,增加了资金的安全性。而且快捷支付用户可以开通“支付宝支付密码+数字证书+手机动态口令”的三重保护服务,确保账户安全。
  另据介绍,扫描不安全的二维码,手机会被植入病毒,不但会泄露个人信息,也容易造成手机“吃费”,一些商家还会以此发布非法广告和不良信息。再加上目前没有针对二维码的相关监管,导致其暗藏一定风险。
  张旭建议说,对号称卖家或电商发来的二维码和链接不要轻易扫描和点击,以免误装木马或误入钓鱼网站。如遇到退款身份验证、卡单、掉单等说法要格外注意,这些都是不法分子的常用诈骗术语。
(田理渊)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网络·终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快捷支付须防安全风险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