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是继续教育还是继续收费?
作者:谢正军 王照重
图片


    谢正军/图

◆【被投诉对象】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局
◆【投诉主题】涉嫌垄断学分获取途径
◆【投诉人】即墨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

■本报记者 王照重
  日前,有网友爆料,称自己是医生想要晋升职称,但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局仅认可从当地卫生部门在线学习取得的学分,对其他方式获取的学分不认可,并反映卫生局还专门发文要求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向培训机构按照每学分9元的标准缴纳学习费用,仅即墨市人民医院此项花费就高达22万多元。青岛市卫生部门是组织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还是继续收费?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卫生局发文指定“学分”

  记者了解到,日前在青岛市医疗卫生界,议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医护人员花钱向卫生部门买学分了。有网友爆料称,青岛市卫生局规定,“仅认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青岛卫生人才教育培训平台在线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认可好医生网络学习、山东省公共课考试、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等继续教育学分”,即墨市人民医院为购学分,花费22万多元。
  近日,记者来到即墨市人民医院调查。即墨市人民医院科教科胡主任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文件。这份“青卫人函字【2013】25号”青岛市卫生局文件上显示,“学习对象: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方式:登录青岛卫生人才教育培训平台(www.wsjxjy.org)在线学习”。
  胡主任告诉记者,卫生行业继续教育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医务人员取得学分的途径也多样,除了听讲座、发论文、参加培训等方式外,即墨市人民医院不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通过好医生网、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学会和参加山东省公共课考试等网络教育方式取得学分。由于这份文件仅限一种学习方式,该院根据文件上留的电话咨询了此事,被告知对其他在线学习方式取得的学分不认可。该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此反响强烈,意见很大,纷纷要求退还好医生网络学习卡,称不再参加山东省公共课考试。
  记者了解到,青岛卫生人才教育培训平台是青岛市卫生局、市人社局举办的。“我院难以组织学习、考试,亦无法执行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中心的系列文件、通知及要求。”胡主任说,为此,该院写了一封信——《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科教科关于继续医学教育好医生网络学习和全省公用课程考试事宜的请示咨询》,“向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中心反映咨询请示,期盼给予答复,以使我院明确继续教育工作的主从性”。

收费方式令人生疑

  记者在“青卫人函字【2013】25号”文件中看到,“学习费用:根据青岛市物价局卫生继续教育培训审核备案,按照每学分9元收取费用”。这一收费标准和方式也引起一些医务人员的质疑。
  记者了解到,网友爆料称:“青岛医学会的学分贵得惊人,简直就是赤裸裸地抢钱,10个学分竟然要花90元,仅即墨市人民医院就有1157人被迫购买了青岛医学会的学分,其中748人购买了20分的学分,花费134640元;398人购买了25学分,花费89550元;还有不少医生被迫购买了30分,甚至100分,即墨市人民医院的广大职工仅此项花费就高达22.7万多元。”
  对此,即墨市人民医院科教科胡主任表示,该院虽然对青岛市卫生局、市人社局所发文件有疑问,但是目前正通过正常途径向上级反映解决,网上的帖子不是医院发的,帖子中所反映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也有出入。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帖子中出现了即墨市人民医院写给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中心咨询函的原文。胡主任解释称,医院的同事们比较着急,想知道到底通过其他网络学习方式积累的学分算不算数,他就把请示上级的文章全文发在了该医院内网上,也算是给同事们一个解释,同时将组织参加青岛医学会学习人员名单、收费情况报给了青岛市卫生局。至于信息是怎么流传到网上的,他不清楚。记者询问网帖和实际情况有多大出入,胡主任没有回答。

花钱买学分多地存在

  记者调查发现,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花钱买学分的现象在全国多个地方均存在。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花钱买学分早已成为卫生行业公开的秘密,甚至成为医药代表向医护人员“献爱心”的最好抓手。
  胶州市一位医生向记者表示,他平常工作实在太忙,根本没时间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培训和学习,很少通过继续教育平台获取学分,可他却不为学分发愁,因为大部分医药代表都能帮他搞到学分。
  济南市一位医药公司职工表示,学分早已成为医药代表向医护人员“献爱心”的最好抓手,该公司的业务遍及山东全省,几乎各地都能通过渠道买到学分。这位医药代表向记者表示:“有买的肯定就有卖的,至于哪里能卖学分,不说大家也知道。”
  淄博一位医生向记者表示,学分除了买还可以混,就是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培训,课堂可以旷课,甚至在课堂上玩手机,听耳机,最终考试的时候也是走过场,“开卷考试,只要把卷子写满就能得到学分”。也有医生表示,参加医学会组织的讲座,登记后即便听一会儿就走,一般也能获得学分。
  新疆一位护士表示,某部门印发两张A4纸《护理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试卷,下发给基层医院的护士,让做题的护士每人交100元,便授予相应的学分。部分医务人员认为,这种流于形式取得学分的继续医学教育早该叫停。

职称考评体系亟待改进

  2月20日,记者联系上青岛市卫生局宣传处,该处工作人员让记者将记者证复印件和采访函一并发过去,他们走完程序就给记者书面回复。经过记者多次催促,截至记者发稿时,也未接到该局的书面回复函。
  近日,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健对此表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青岛卫生部门涉嫌将获取学分的途径垄断起来的做法欠妥当。这种指令性、垄断性平台就意味着把其他的教育平台排除在外,缺乏激励机制无法鼓励创新提高效率。有关部门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好收费、好发号施令、好让大家听从调遣,好通过垄断某个行业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这种垄断不符合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王健说,有关部门规定医护人员只能参加其指定平台的学习才能得到学分,不参加就可能被当地医疗市场排除在外,在网络教育如此发达的当下,这种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政策,只能激起学员的不满。卫生部门若真想增加医生的知识,提高医生的技能,最好的方式就是购买第三方服务,让有资质的第三方为学员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让学员免费去学习,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此做好监管,不能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王健呼吁,这种为了学分去学习,为了学分才参加继续教育的现象应该被叫停,有关部门应该对唯学分是认的医生职称晋升考评体系进行改进。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要闻·投诉】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是继续教育还是继续收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