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生命早期营养不容忽视
作者:聂国春
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单独二胎”政策的逐步落实,让许多家庭都筹备着今年能够“马上有娃”。不过,营养专家提醒说,生命早期(受孕开始计算,直至新生儿出生后的头两年)的营养状况可直接影响其之后的健康直至成年,因此,准父母们更要注意采取科学的备孕和喂养方式。
  过去,孕妇营养不良的情况普遍存在。然而,目前孕妇的问题已是营养过剩。调查显示,大约半数的母亲怀孕期间增重超过推荐标准,符合标准的仅占1/3,孕妇增重超标明显增加了孩子3岁时超重的风险。同时,巨大儿出生率也呈升高趋势。巨大儿的出现,会明显增加分娩并发症、剖宫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所以,孕期准妈妈们应保持营养均衡摄入,不应过多增重。
  母乳喂养是为婴儿提供健康成长和发育所需营养的理想方式。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在儿童与健康领域实现0-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但国家卫计委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0-6月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为27.8%,远低于《纲要》确定的50%喂养率目标。
  科学研究表明,过早食用含牛奶蛋白配方奶粉的婴儿过敏的发病率是母乳喂养的两倍,慢性病发病率是母乳喂养的几倍到十几倍。婴儿期摄入高脂肪高能量的奶粉、辅食还将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进而提高肥胖的发生率。
  因此,除了注意孕期饮食外,有条件的妈妈要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当然,如果因母乳不足等问题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时,要选择适合婴幼儿的配方奶粉,保证孩子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此外,6-24月龄是宝宝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的过渡阶段,随着孩子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完善、营养需要逐渐增加,应科学合理地添加辅食,让孩子适应各类食物,并逐步过渡到成人饮食。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服务·食药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生命早期营养不容忽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