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直销业要树立“一心二维三品四商”思维
——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
作者:聂国春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屡屡被提及。像无限极、安利(中国)等众多直销企业,近年积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机制、投身公益事业,并发布了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不过,一些直销企业存在对社会责任认识不清的情况,也有一些企业急功近利,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存在失衡现象。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去年10月份发布了《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引》,为直销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引》指出直销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三项内容,法律社会责任、经济社会责任、道德社会责任,并对直销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给予了详细的规范引导。可以说,《指引》是直销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建设的行动指南。
  刘俊海认为,《指引》不是花瓶,直销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做好落实工作,做到慎独自律,不做秀。而要做好这些,直销行业首先要树立“一心,二维,三品,四商”的思维模式。
  所谓“一心”,就是对直销员、消费者、全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地球等有感恩之心;“二维”,就是右脑要有赢利合理化思维,但是左脑必须有社会责任思维;“三品”,一是要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产品价格合理,不断创新产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二是抓企品,就是企业的品质,三是人品,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中层领导,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寿命;“四商”则包括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智商,不断受公众、消费者、投资者、劳动者、全社会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喜爱的情商,自觉依法经营的法商,自觉践行本行业,乃至全球范围内同行业最佳商事伦理的德商。
  刘俊海说,直销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问题也接踵而至。以产品价格为例,价格虚高现象较突出。比如一瓶鱼油,在商店买是六七十块钱买100粒,但是有一些直销企业的鱼油卖到200甚至300块钱。难道直销行业就不能以中端的消费价格定位于普通的收入阶层。毕竟,直销行业的优势之一就是省去了中间环节和店铺成本。如果这省去的成本没有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甚至也没让直销员受益,直销企业又何谈履行了社会责任?
  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直销行业形象调查报告》显示,“销售误导”、“法律法规欠缺”、“退换货难”成为中国直销业的三大难题。
  在刘俊海教授看来,这些问题企业并非没有抓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但由于缺乏“感恩”之心,只顾赢利维度而不顾责任维度,从而导致产品、企品和人品都出现了较大问题,因而社会责任建设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末。
  “马上就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了,其实这也是直销业的节日,是直销企业的感恩节。”刘俊海说,目前直销业可谓多事之秋,直销企业更应各自珍重,珍惜消费者,怀着感恩的心态来经营和治理企业,倡导全面地履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延伸到哪里,直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跟到哪儿”。
  刘俊海同时表示,在直销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普通消费者也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应当提倡社会责任消费的理念。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要选择那些社会责任记录良好的企业。虽然有的企业产品价格便宜,但是如果社会责任记录不好,广大消费者也不应购买其产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6 版: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直销业要树立“一心二维三品四商”思维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