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表示,奚国华委员的提案,进一步凸显了我国自主创新的TD-LTE标准在未来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他说,我国若要早日实现网络强国目标,目前应当在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第一,进一步提高信息通信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和应用,围绕国家信息产业战略构建我国的信息产业创新链,突破ICT关键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二是加快信息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三是运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信息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使信息化与传统产业高度融合。
第二,要高度重视和警惕国外通信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渗透。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对于外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系统、终端及其标准在国内通信产业的持续渗透和市场占有规模应当保持警惕,特别是国家党政机关、特殊的系统和敏感部门更应提高警惕。
建议党政机关和国家敏感部门强制采购、使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服务及产品。我国《政府采购法》第十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这是一项刚性规定,但为何得不到很好的执行?相反,在1933年美国就专门出台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该法明确规定美国联邦政府采购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70多年来,该法律经过了几次修订和补充,但实质精神从未改变,而且所有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均不折不扣地执行。
第三,建设网络强国应当从网络信息安全战略入手,全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王春晖建议,网络强国的建设应当首先从国家的网络安全入手,走科技创新和独立自主的研发道路。
通信与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问题,各国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投入。
近几年,我国信息通信业尤其是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极为迅猛,然而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背后,所使用的移动通信标准是国外的,大量基础设备和智能终端依靠国外引进。引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及设备中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公司之手,这给国家的经济和信息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信息通信安全系统存在缺陷,有的甚至存在情报机构有意埋伏安全陷阱的可能。因此,走科技创新和独立自主的研发道路,全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如TD-LTE的发展,是保障国家经济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与必由之路。
时不我待 把握机遇赢得未来
针对奚国华委员的提案,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指出,我国主导的TD-LTE已具备与其他国际主流技术相当的成熟商用能力,端到端全套产品成熟稳定,技术性能优异,在产业发展和技术能力方面与其他国际主流技术已经旗鼓相当。我国一定要把握机遇,实施TD-LTE的国际化战略。他认为,推进TD-LTE的国际化应把握三点。
第一,国家应当从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的高度出发,全力支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产业链的发展。TD-LTE的国际化进程必须是一个具备坚固完备的安全防范能力的通信系统,也是一个具备安全防范能力的先进技术标准。因此,国家应当首先全力支持TD-LTE产业链的国内发展,在4G时代,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应当统一使用TD-LTE标准。促进我国主导的TD-LTE产业链的成熟和广泛商用,是TD-LTE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TD-LTE国际化战略,应当重点关注3G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我国主导的TD-LTE和欧美厂商主导的FDD-LTE,均为国际电信联盟确定的4G网络标准。此前更多的国际运营商采用FDD-LTE进行4G网络建设,更多主流国际电信设备商也主要研发和生产FDD-LTE设备。在这种情况下,TD-LTE的国际化希望寄托在3G建设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建议TD-LTE的国际化应重点放在3G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以及新准入市场的运营商身上,实现TD-LTE的规模化应用。
第三,应当建立TD-LTE产业海外发展基金,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TD-LTE的国际化战略应当充分利用我国的巨大外汇储备,建立TD-LTE产业海外发展基金,支持TD-LTE在当地的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达到TD-LTE产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创新、融合、合作和共赢。同时,鼓励和支持中国移动“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集中把目标锁定TD-LTE的新兴市场。
移动通信是全球产业竞争最激烈、技术发展最迅猛的领域之一,必须推动TD-LTE的国际化,让我国主导的通信技术标准走向全球。全球的移动宽带发展风起云涌,时不我待,把握机遇将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