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上海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上海市民网购信心调查报告显示,网购作为新型购物方式已逐步为上海市民所认可和接受,中青年人士成为网购主力,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群体网购最活跃。
为了解当前上海市民网购消费状况和对网购的评价,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利用12340社情民意调查热线,进行了一次上海市民网购信心调查。调查采取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式进行,成功访问了751位16周岁以上的上海常住市民。
调查显示,过半受访市民有过网购经历,其中63.8%为中青年(16岁-40岁),为网购主力群体;从收入上看,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市民群体网购活跃;从性别上看,女性市民更易接受网购。
不过,市民对网店诚信度感受不一。调查显示,当问及在网上购物时,感觉网店的诚信度总体比实体店高还是低时,26%的网购市民表示“不同网店的诚信度不一样”,16.1%的网购市民表示“购买不同商品的诚信度不一样”,14.6%的网购市民表示“不同网站的诚信度不一样”,以上三者合计比重56.7%。
此外,7.6%的网购市民表示网店的诚信度高于实体店,18.5%表示一样,14.1%表示低于实体店,还有3.1%表示不知道或不清楚,显示网购市民对网店的诚信评价仍有较大保留。
网店品质良莠不齐,网购中也存在欺诈、劣质、不实描述、退换难等问题。如何维护消费者权利,是“网购族”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调查显示,当问及在网上购物时,如果遇到纠纷,解决起来比实体店容易还是困难时,13%的网购市民表示不同的网店表现不一样,9.9%表示不同的商品处理情况不一样,8.1%表示不同的网站表现不一样,三者合计比重为31%。此外,32.6%的市民表示解决起来困难,14.3%表示难易相当,14.1%表示容易,还有8%表示不清楚。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购用户规模已达到2.42亿人,2011年中国网购规模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12年网购交易规模达人民币12594亿元,年增长达66.5%。网购有着很广阔的市场,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
报告建议消费者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增强网购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