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车检放宽”是削权便民的标杆
作者:李冰洁


  “车检放宽”打破了车检服务的地域分割和封锁,有利于防止权力寻租,为其他触动利益的改革树立了一个标杆。其他抱紧利益不愿松手的政府部门要向“车检改革”看过来,不能再拖延了。

■李冰洁

  从4月21日起,贵州省内小型汽车(非营运)进行年度检验及核发检验合格标志时,车主可自主选择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无需在机动车行驶证核发地办理。(据4月23日《贵阳晚报》报道)
  小型车年检不再受地域限制,对不了解车检、没有进行过车检的市民来说,觉得此举平淡无奇,但对小型车主而言,这一政策是一大利好。有了它,车主就可以在自己方便的地方完成年检,不需要跋山涉水,到交警指定的地方去年检,既方便,又自由,还可以选择服务态度好的车检公司,享受其推出的预约服务,省得排队和浪费时间,因此,“车检放宽”,是一项为民、便民的年检制度改革,值得点赞。
  “车检放宽”打破了车检服务的地域分割和封锁,基本瓦解了车检服务依靠行政部门指定或者政府采购的旧格局,把车检推向了市场化,也就是说,只要达到车检服务的标准,都享有车检的资格,拓宽了车检服务的面,有利于车检市场自我调节,有利于市场完善服务机制,车检公司为了吸引顾客,将会主动改善服务、降低价格,让利车主。
  “车检放宽”还有利于防止权力寻租。某种意义,“车检放宽”也是削弱了行政权力,公权力失去了集中寻租的机会。据《新快报》报道,2013年10月,广东佛山曝出车辆年审窝案,50多人被带走调查,涉案人员正是利用行政垄断指定车检公司,并提高行政收费标准。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车检放宽”,更值得点赞的是政府部门割舍利益的勇气和魄力。毋庸置疑,车检作为技术性服务项目,既有服务利益,又有行政收费。一直来,车检之所以有地域限制,除了监督不方便,或者怕造假等原因以外,还涉及管辖区域相关部门的利益问题。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原来限制车检异地进行,就是各地为了保护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或者说上级部门为了平衡利益,作出了这样的限制。当下取消地域限制,就政府部门而言,既是一次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也是一次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政府部门愿意触动自身的利益,这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在车检问题上打破了旧利益格局,攻破了当下改革的一个难点,开了一个好头,为其他触动利益的改革树立了一个标杆。由此及彼,其他抱紧利益不愿松手的政府部门要向“车检改革”看过来,不能再拖延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车检放宽”是削权便民的标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