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C-NCAP首批车型碰撞现场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方
4月21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发布了2014年度C-NCAP第一批11个车型的评价结果。
本次发布结果的11个车型中,包括6个A类车,3个B类车,2个SUV车型。除了一款车型获得4星评价外,其余10个测试车型均获得5星评价。11个测试车型中,有5个是“自愿申请”测试车型。
其中一个有趣的对比是,海马轿车有限公司有两款车型参加测试,一个是抽检、一为“自愿申请”送检,结果却大不相同。抽检的海马牌HMA7150DA4W型轿车(M3手动精英型),综合得分46.1,是唯一的4星;而送检的海马牌HMA7150DA4W型轿车(M3手动旗舰型),则获得55.8分,为5星。车型一致,唯一的区别就是配置高低有别。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认为,本次评价结果,总体表现良好,但也出现了个别新问题。
为了适应不断完善的评价规则,车型技术改进的速度明显加快,各种安全装置的匹配率有大幅度提升,尤其是主动安全装备正在成为技术发展趋势。
赵航表示,个别产品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在试验中出现意外,对最终的评价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大量的试验分析和数据统计表明,车辆安全系统的配置及其功能对车辆评价结果是有影响的。安全系统信息的变更,例如气囊、安全带、座椅等系统的生产厂家以及这些系统型号、功能的变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C-NCAP管理中心在发布结果时对每个车型增加了如气囊、安全带、座椅、ESC等系统的详细信息,提供给有需求的各方参考,以尽可能详细地展示我国市场上汽车产品的安全技术和生产水平。
本届车展结束后,C-NCAP管理中心将会统计自去年12月至今新上市的新车型情况,并再次选择车型列入本年度候选车型。本年度第二批评价试验已于本周继续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试验安排和试验情况将适时公布。
为了做好2014年度C-NCAP评价,C-NCAP管理中心按照工作计划和程序,于2013年11月拟定了2014年度第一批候选车型。经过对车型销售、生产、换型、停产情况的了解、分析和确认,于2014年1月14日开始,至4月17日完成上述11个车型的评价试验。至此,C-NCAP评价车型总数累计已达233款,其中按照2012年版C-NCAP管理规则进行评价的车型已达61个。
C-NCAP管理中心目前对现有2012年版规则进行了细节完善,已形成了新的2015年版规则征求意见稿,即将在C-NCAP官方网站上公示,并已启动了更长期的研究规划,积极为将来的进一步提升进行必要的技术积累。
在本次发布会上,C-NCAP管理中心同时发布了《车用儿童约束系统评价规则(2014年版)》,将开展对车用儿童约束系统(即车用儿童座椅、CRS)产品的性能评价。C-NCAP管理中心参考国外的经验,对于具有安全乘车保护效果的车用儿童座椅产品开展了评价研究。该评价采用台车动态性能测试及使用方便性能综合评价的方法,给儿童座椅产品进行评分并进行分级。车用儿童座椅产品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碰撞事故发生时其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效果,因此,作为非常重要的车辆安全产品,理应受到各方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