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挤死贵死堵死“老三难”“人在囧途”怪圈待解
作者:田珍祥整理
图片
图片


    图:天安门城楼前人山人海。 董芳忠/摄
图:小长假免费高速变“蜗速”。 郝军/摄
■本报记者 田珍祥

●背景
  “宾馆平时180,节假日640”、“人山人海煞风景,看到全都是人头”、“一放假,全国人民都堵在了高速上”……近几年来,景区涨价、休假扎堆和高速拥堵,是困扰着游客的“老三难”。“五一”小长假,各条高速公路“如期”迎来了严重的拥堵,一些景区“逢节必涨”现象也饱受诟病。泰山景区游客宾馆过道过夜,湖南凤凰酒店房价翻番,杭州景区万人退票,泸沽湖景区千名游客滞留等等,一连串的旅游事件让游客的神经再次紧绷。各大景区依旧火爆,也让旅游“老三难”问题再次暴露于公众视野中。本应欣赏景区美景,放松心情的旅游因这些因素变了味道。收费公路假期免费开放导致大堵车反映出哪些问题?景区住宿连翻几倍根源何在?如何看待假期景区出现的这些老大难问题?且看各方说法。

预判应对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刘思敏

  “五一”期间收费公路免费开放,该政策虽然善意回应了民众对收费公路乱收费、收费时间长、出行成本过高问题的关切,但是出台过程比较草率和仓促,缺少相应的配套机制。一方面,收费公路有国有、集体、港资、股份制等,是一个多元化的主体,但假期免费政策采取一刀切方式,有的主体对此不满,采取种种手段予以抵制。另一方面,免费政策出台的时间比较仓促,相关的机制并没有建立,对免费所导致的后果缺乏预判。现在来看,因为与长假短缺的原因重叠,问题就比较突出,小长假变成香饽饽,大家都想趁机出游,造成景区拥堵、收费公路拥堵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大量公路假期拥堵的情况也反映了公众对长假的强烈需求,不少人把小长假当长假,选择外出旅游。而假期收费公路免费政策的实施则催火了自驾游,不少自驾游爱好者自嘲假期出游是“公路免费堵,油钱往上升”。有了这些因素的存在,小长假景区人满为患也就不足为奇了。

恢复五一黄金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刘思敏


    要解决假期出游“老三难”问题,要从多个方面努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既然是出游刚性需求的快速增长,建议还是增加长假。最低成本的做法就是恢复“五一”黄金周,用增加长假供给的方式,摊薄旅游刚性需求,分流旅游需求的释放。另外,对收费公路免费导致拥堵的问题,建议对免费时间进行有针对性调整,以提高人们出行效率,让大家真正得实惠。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龚秀全

  道路拥堵不堪,景区人仰马翻的问题与出行时间和方式选择有很大关系,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抢着去享受收费道路免收通行费的福利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能减少不少出行成本。恢复“五一”黄金周,或许有助于解决游客集中出行的问题,有助于破解“老三难”问题。

落实带薪休假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

  国内很多人的旅游观念是和一家人出行,或者跟朋友扎堆出行,很少看到一个人出行的情况,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道路拥堵一堵堵几十公里,很多人感叹公路免费了但太堵了,其背后折射出的还是带薪休假难以落实的问题。
  事实上,只有大型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局部的单位能有效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对于大多数小型私营企业来讲,虽然理论上讲,员工可以要求带薪休假,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员工为了就业也不会和单位为了休假起争执。既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只能选择在法定节假日出行,因此造成道路拥堵在所难免,也凸显了背后的重重矛盾。
  休闲和旅游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必需品,不解决带薪休假难落实问题,或许困扰着游客的“老三难”的现象今后还会长期存在。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龚秀全

  景区人多、路堵、价格贵、服务不好。公众反映假期逛景区感觉“好景不长”,不能说是景区接待能力不够,这不单单是供求关系问题,更是带薪休假难以实行带来的后果。归根结底还在于如何解决假期集中出行带来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普通老百姓一年就几个固定的假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对旅游休闲的需求连年上升。这样在假期出行也成为了消费者的首要选择,但相对集中的假期出行必然会带来诸如人多问题。因此,还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给公众更多自由选择时间,错峰出行。

合理安排出游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刘思敏

  节日期间,景区住宿费价格上涨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现在景区的住宿服务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不存在垄断性质,住宿费价格猛涨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
  不少景区附近或者景区城市的旅游住宿在淡季非常冷清,在旅游旺季应接不暇。对于宾馆酒店长假涨价这种市场行为,政府强行进行干预是不合适的。游客出游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住宿价格水平,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商家基于市场需求供应关系选择调价,是根据客流量及全年整体盈利状况来决定的,也是合理的市场行为。针对这种现象,消费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来合理安排和选择出游时间和方式。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王衍用

  从市场角度来讲,景区住宿费旺季涨价也正常,但这种情况不单单反映供求关系,也是大家扎堆出行带来的后果之一。作为内动力来讲,一些景区住宿服务企业一年就等这个“宰客”机会,既然游客排队都要入住,那么价格连涨几倍都不会担心没有客人,商家自然乐意如此。但高价的住宿确实也破坏了不少游客的心情,天价房价并非物有所值,很多游客是被迫接受。
  年年讲景区门票涨价、住宿涨价,网友和媒体反映强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要解决景区住宿费连涨,甚至暴涨的问题,燃眉之急还是要大力推行带薪休假,增加假期,让大家有时间、有精力出游,避免扎堆的苦恼。

微话集锦
  @Piggie_with_Warp_drive:看到泰山景区住宿贵,游客宾馆过道过夜的消息,我在想也许在人们挤破脑袋去景区的时候,已经忘记什么是旅游了。
  @闹闹小怪兽:今天是“五一”,我真正的过了个劳动节,在家收拾厨房的东西一天没出门,晚上看新闻时看到出游的人都在各个地方被堵塞着,真的很庆幸我没有外出游玩,现在的节日放假简直是没办法出门,人太多走到哪里都是人挤人,乱哄哄,所以还是呆在家里最踏实,一家人在一起做点可口的饭菜,美美的真的挺温暖。
  @只为舒适:“五一”假期,出游的人太多了,时间都耗在路上了。
  @让xiao成为我的字符:处女作——成功把闲杂人等P掉了,看来自学的PS派上用场了!那以后每晚就弄几张吧,“五一”出游的照片人山人海,什么时候能完啊?
  @SJZ赵玉敏:还是不去跟大家争“五一”小长假的宝贵时间了,虽然说门票价是很贵,但是也没有交通费、住宿费贵,还是做淡季的大爷吧,不做旺季的孙子了。
(田珍祥整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话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挤死贵死堵死“老三难”“人在囧途”怪圈待解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