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胡军
常言道:心有多宽,天地有多宽。这句话放到网络时代,更适合改为“宽带有多宽,世界有多宽”,因为世界的宽度似乎已经完全取决于网络的速度。
“飞速发展的网络让世界越来越象一个平面,也越来越小,原来不可逾越的层级改变了,原来不可逾越的时空改变了。”对于网络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起接触互联网的福建黄先生颇为感慨:“网速越来越快,信息传递越来越便捷,整个世界的宽度似乎已经缩小到一张网那么大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极大地缩短了。”
国际电信联盟(ITU)把2014年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定格为:宽带促进可持续发展 (Broadband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电联在阐述这一主题时认为,数字发展是一种能够加速可持续发展的变革工具。为充分发挥其潜力,必须大力推广高速宽带网络,使其价格可以承受并可普遍获取。“宽带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将聚焦于多方关于实现宽带连接与内容普遍获取的承诺,并强化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意愿;明确在宽带研发、基础设施以及应用与服务综合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为在宽带划分无线电频谱、普遍接入义务和创新型融资机制各领域采取行动确定政策重点;并力图形成技术解决方案,重点向农村地区、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推广宽带接入。
网业有望真分离
对于国内普通消费者而言,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国际电信联盟,似乎仍然是离自己稍感遥远的概念,但是,宽带、网速却是日常生活难以绕过的话题。随着4G的落地,速度越来越快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已经深入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现在基本上家家装宽带,农村好多都装了,就看选哪家的了,比来比去也不清楚到底哪个好用,哪个快,能明显看到的区别就是价钱。”对于宽带,家住县级市的安徽消费者任先生颇为踌躇:“这网不都是国家的吗?移动、电信、联通,不都是国企吗?都一个价,一样的速度呗。为什么还要让老百姓选来选去呢?”
长期以来,类似任先生的疑惑也一直困扰着很多消费者。日前,一个电信行业即将大改革的消息如一股清新的风,让消费者们看到了解惑的希望:有消息称,以成立“国家基站公司”的方式再次进行电信重组即将开始,一个由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持股的“国家基站公司”已经敲定,在级别上将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平起平坐。今后三大运营商不再自建基站,而是租用国家基站公司的基站,维护工作也交给国家基站公司,运营商的存量基站、铁塔、管道也逐步装进这个超级基站公司。
事实上,多年来,业界和学界一直在反复探讨网业分离模式。但网业分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理想化的、未必适合中国市场实情的政策手段。所谓网业分离,是指将骨干网、接入网等具有公共性质的基础网络交由政府企业垄断经营;数据业务等竞争性业务由社会企业运营,实行自由竞争,同时业务运营商向网络经营者支付接入费用。
因此,在历次电信重组中,网业分离的说法一直如影随形,但始终只是一种“说法”。而此次疯传的国家基站公司在成立后,就会将把三大运营商的基站、铁塔、管道都逐步承揽下来。鉴于未来3年中国正处于4G网络建设的高潮期,即使第一阶段只装入新建基站,国家基站公司的体量也相当惊人。仅中国移动,就规划在今年年底前建设50万个4G基站,届时均会装进新公司。
不过,对于这个传闻,从事电信工作30多年的北京杨先生并不乐观:“如果落实起来,是对于整个基础电信运营格局的彻底改变。真的能实现吗?三大运营商各自资源优势不同,中国移动会交出原有的站址?中国电信会全盘开放铜缆和光纤资源吗?”
宽带标准待厘清
“假宽带”一词,据资料显示最早来源于独立第三方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在2011年12月发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该报告称中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假宽带”。DCCI把“假宽带”定义为“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该报告还对宽带的具体理论值进行了分析:“理论上1M宽带的用户应该享用128K/s的速率,2M宽带对应的应是256K/s。但是实际调查中发现用户实际使用的宽带速率和名义速度差异极大。”
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宽带网络实际下载能力居全球第79位,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接入速率为1.4M,国际排名降到第90位。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落后恰恰发生中国国力高速崛起、经济高速发展、宽带快速普及的过程中。
“这都好几年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炒一次假宽带的新闻,到现在为止,到底什么是宽带谁也搞不清楚,是不是除了拨号上网的,都算宽带了?说句良心话,按我个人的理解,低于4M,说是宽带真的太勉强了。”对于到底多快的网速才能称为宽带,从事宽带营销近10年的北京刘女士的疑问极具代表性:“经常被客户问到,问到无言以对,尴尬啊!”
据了解,目前有线宽带的接入大体分为两种:ADSL和LAN。严格来说,两种方式都是共享网络,只是共享范围不一样。而无线宽带的接入速度与所处机站有着极大的关系。
事实上,宽带实际使用速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都达不到运营商承诺的速度;其中除了线路质量等造成的物理损耗外,最大原因是上网拥塞。宽带提供商为了充分利用宽带资源,会计算出一个上网在线比率,并在标准配置基础上增多配置用户。例如一个小区有100M的带宽,每户10M,本来只能分配给10户;再假设按上网在线比率每天5户不上网,运营商就会分给15户甚至更多。因此,一旦上网用户较多,就会发生拥堵。
对此,谢先生表示:“在线比率没有国家统一规定,运营商往往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因此一些小的运营商为抢占更多业务,往往不顾在线比率盲目扩容,导致宽带不足。另外,不仅用户数量增加快,终端数量增速也很快,很多家庭都有多个终端。可是,基础运营商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跟不上用户的需求,宽带提速也就出现困难。”
令人振奋的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资委等多个部门已成立工作小组,共同组织宽带中国战略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信息产业两个“十二五”规划中,也分别提到实现宽带中国战略和启动宽带中国工程。2013年8月1日,国务院正式签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宽带意味着什么
“宽带意味着什么?看看网上的资讯,看看网上购物,就什么都清楚了。有了网络,有了宽带,世界变得更平了,距离拉得更近了,真正实现了不管是哪儿的人,花同样的钱,都能买到全世界一样的东西,都能看到一样的资讯,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影响是对每一个人的。”说起宽带的影响,从事互联网业务近20年的某网站CEO李女士非常激动:“可以这么说,没有宽带,就没有今天这样壮观的信息流,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先进的科技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应用,更不可能保障可持续发展。”
5月7日,宽带发展联盟发布了第三期《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该报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国内固网宽带下载速率达到 3.71M/s(474.88K/s),用户进行网页浏览的平均首屏呈现时间为2.31秒,平均视频下载速率为2.20M/s(281.6K/s),全国基础电信企业签约用户的平均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符合度为110.2%。与2013年下半年报告的数据相比,平均视频下载速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由1.81M/s增长到2.20M/s,提升幅度达到21.5%;平均可用下载速率有小幅改善,较2013年下半年的3.53M/s提高了0.18M/s;而首屏呈现时间和宽带接入速率符合度则表现平稳。从细分地区来看,上海和北京已超过5M/s的下载速率领先全国;紧随其后的是福建、江苏、四川和浙江,均在4M/s以上。目前,全国只有3个省份的平均可用下载速率低于3M/s,且都已很接近这一数值,而2013年上半年全国仅有6个省市的可用下载速率超过3M/s。“单纯从纵向对比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报告显示的网速,接触网络近30年的重庆某IT技术公司负责人刘先生颇有感触:“接触网络早的人都知道,2000年以前吧,在电脑上打开一个网页,那是需要等的,十几秒、二十几秒打开一个网页都叫快的,虽然这一速度还不够让人满意。”
据了解,国际电联作为联合国负责信息通信技术 (ICT)事务的专门机构,认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将ICT作为创新式手段用于卫生、教育、管理、贸易和商业等领域的关键因素,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宽带部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已得到相对认可,宽带普及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1.38%(世界银行2009年《ICT促发展报告》)。对于因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的每一份工作,可能会新增2.4-2.6个工作岗位(2011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互联网问题报告)。
对于今年的“宽带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刘先生的想法非常具有代表性:“我想,所有的消费者都跟我一样,除了网速,宽带的性价比如何才是关键。当前,资费标准高、网速慢仍然是最为直观的感受,如何抓住契机,促进我国宽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宽带产品技术提升、宽带资费水平下降,促进全社会对宽带的重视、利用与支持等,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