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接轨第43届世界广告大会
“源远缘长”助碧生源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者:孙燕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一弘接受记者采访。
图2:赵一弘将《东方茶术申遗签名册》交给申报单位负责人。
图3:碧生源功能袋泡茶新包装亮相。
图4:◆与会代表 展 示《东方茶术申遗签名册》。

■本报记者 孙燕明 文/摄
  5月9日至11日,第43届世界广告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创意点亮世界。这是继2004年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以来,该大会第二次在中国举办。不负广告业奥林匹克的盛名,本届世界广告大会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来自海内外广告、创意、传播、营销界,以及经济、文化、市场领域的近2000名代表云集北京,就相关课题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作为保健品行业的知名企业,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应邀参加此次盛会,作为企业形象展中唯一的产品型企业参展。5月10日,该公司主办了“源远缘长”2014年碧生源品牌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积极接轨世界广告大会,为中外各界代表提供了一场文化外交盛宴。

  中国广告业迎来全新发展时代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在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经过十几年的广告实践,我国广告产业的发展速度受到全世界瞩目。我国广告业恢复已经有30多年,但是真正快速发展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儿。在数量庞大的广告企业和广告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产业业态。特别是随着企业与广告业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使双方融合趋势更加明显。据最新统计,现在全国已经有44万余家广告公司,广告从业者已有260万,还没包括一些大企业自己拥有的广告公司。许多广告公司经过转型也能承担更多的营销层面的职责,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大广告生态圈。这是为什么今天在世界广告大会舞台上,很多企业抢占重要位置的原因,他们越来越重视在广告生态圈中的融合,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广告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到处充满商机。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广告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广告大会10年后又选择在中国召开的重要原因。根据去年公布的权威统计数字,我国广告业的营业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广告业经过萌芽期和高速发展期两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国广告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广告主给予广告行业更多的信任,相信广告行业的精英们也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惊喜。
  李东生表示,从事广告行业要从内心出发寻求自我突破,用心把广告这个共同的事业经营好。碧生源极具感恩之心,此次举办“源远缘长”论坛,不仅要传播我国的灿烂文明,更要将良心企业的责任心传递下去。如果说好的产品是企业立身之本,那么这份真诚的感恩之心就是企业在竞争中逆流而上的力量源泉。是国家和市场培育了企业,企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要不忘回报社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去年,全国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44103件,其中有23999件的责任出在广告主身上,虚假广告给食品、药品带来的危害,大家很清楚。企业一定要注重社会责任,拒绝一切不正当的广告,希望将来这类案件越来越少。

  生产企业要满足潜在市场需求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原副局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惠鲁生在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发展改善民生之根本。保健产业前途无量,一定要看到从个人健康,发展到健康国家,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是国民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由治病向防病转变,这是医药卫生工作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随着国家实施预防疾病为主的指导方针,并统筹各种疾病的预防,健康预防与保护将有效推进保健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健康产业起步比较晚,基础薄弱,成长快,正处在概念的导入阶段,将来必然呈现井喷式的发展趋势,生产企业一定要研究、适应和引领市场。
  惠鲁生表示,碧生源大有可为,治未病是它的优势,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一定要从保健产业的发展规律出发,深入研究未来的消费趋势,满足潜在市场需求。

  碧生源连续三届荣膺中国十大公信力品牌殊荣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在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我国保健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个新兴的业态。我国保健产业的发展比较晚,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过去,虽然我国中药文化、茶文化源远流长,但都是作为一种补品、一种营养品互相交流的。保健品真正作为一个产业形式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那时还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管。上世纪80年代,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做广告,造概念,各领风骚两三年。”那时保健产品的品质比较差,市场上鱼龙混杂。1987年,卫生部将以保健食品形态出现的保健品作为一种药品进行监管,市场马上有了很大改变。因此,业内人士将1987年称为保健产业元年,生产总值由当年20多亿元,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上升到300多亿元,生产企业达到近3000家,这一发展过程提醒卫生部门要加快立法和加强监管。
  迄今,涉及保健食品直接和间接的法律法规共有400多部。1995年,我国颁布了《卫生食品法》,第一次对保健食品赋予了法律地位,有了科学的定义;1996年,卫生部出台了《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进行严格监管;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后,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是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毋庸置疑,我国保健食品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健全,对于确保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宣传、非法添加问题依然存在。我国注册批准的保健食品有1.3万多个,迄今为止已经批准的保健食品没有发生安全问题。去年,我国保健食品产业产值约为2860亿元。保健产业分为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这三大领域的年产值约有7000多亿元,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张凤楼表示,从总体上来看,经过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的发展是健康的,它在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减少医疗费用开支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健食品行业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企业,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碧生源产品根植于中国的茶文化,并坚定地在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近年来,碧生源在广告宣传方面颇下功夫,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做虚假宣传,先后与多家电视台、网络媒体、视频平台、户外平面、行业媒体进行合作,向广大消费者传递“草本精髓、茶疗养生”的理念,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多年来,赵一弘带领的精英团队,坚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理念,通过以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主业,稳健进取,一心一意打造健康产业的知名品牌。面对还不太完善的市场环境,他们一方面坚持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深入挖掘,一方面继续承担一个知名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新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和品牌推广,他们做到了全力以赴。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为碧生源现场颁发了中国保健品十大公信力品牌奖。中国保健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消费者推选活动。今年,经过全国360多万名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在559家企业和881个产品中评选出十大公信力品牌,碧生源获此殊荣。同时,它的减肥茶、常润茶也荣获公信力产品的称号。迄今,碧生源已经连续三届获得保健品十大公信力品牌这一殊荣,这是消费者对碧生源的爱戴和肯定,也是碧生源多年来产品定位、经营理念的体现,更是他们品牌经营策略的成功。

  碧生源产品新包装更具美学视觉效果

  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一弘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始终有一个不变的追求,那就是健康。碧生源也正是为此应运而生的。2000年,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碧生源品牌创立之初,在保健食品行业默默无闻,但我们心存远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公众通过茶疗方式拥有高品质的健康生活。经过14年的发展,碧生源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保健食品企业,发展到中国保健协会理事单位、北京市名牌企业,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称号,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功能保健茶领军企业。2010年9月29日,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
  与此同时,一组组显赫的数字也印证了碧生源保健茶事业的成长和地位。迄今,该公司两款主力产品碧生源牌常润茶和减肥茶已取得销售30亿包的佳绩,自2010年连续4年分别位居润肠通便类和减肥类保健食品的领先地位,减肥茶和常润茶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2.5个百分点和20.8个百分点,成为保健行业被消费者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2012年10月,碧生源又推出了清柠姜茶、原味姜茶、菊花枸杞茶等养生茶,标志着碧生源的经营理念从功能性茶饮向多元化茶饮的转变。
  在此次论坛上,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介清阐述了碧生源品牌的经营战略、市场定位和传播理念,并宣布正式启动产品新包装上市。温介清表示:“品牌创新也包括包装的创新,创新源自于需求,更成于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会成功。改变包装是超越自我,也是挑战自己的过去,非常不容易。碧生源新包装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原料中天然的草药图像变成我们设计的图腾,这样表现碧生源产品,可以使它更具美学视觉效果。”

  今年碧生源经营业绩将进一步提升

  近两年,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保健行业也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洗牌的速度明显加快,优胜劣汰的趋势更加明显。2013年,碧生源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减员增效改革,以达到组织扁平、结构优化、流程简化的目的。通过改革,碧生源员工的总人数从2085人减少到1015人,销售系统员工从1584人减少到685人,员工总数缩减近六成。
  在碧生源原来运行的组织架构中,分成7个销售大区和66个办事处。2013年,碧生源公司将销售大区和办事处两级合并,由此变成13个片区和44个办事处。原本7个销售大区的管理人员有将近200人,合并后管理人员只有26人,每个片区一位经理、一位助理,其他绝大多数人员都充实到销售基层,极少数人调回总部。截至2013年年底,碧生源一级经销商总数精简至148家,分销商总数精简到630家。迄今,碧生源通过经销商及分销商,可服务近12.5万家零售终端,其中94%的零售终端为药店。同时,碧生源还进驻各大卖场、超市及个人日用品店,全国共有5000多家门店陈列销售其产品。
  赵一弘指出,碧生源实施多项成本控制措施,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今年的经营业绩将进一步提升。保健品行业的营销费用包括三部分,即广告费、终端推广费和人员费用。2013年,碧生源员工大幅削减后,人员费用同比会大幅降低;广告费和终端推广费部分,也在做进一步的调整。碧生源公司成立之初,是以报纸类平面媒体宣传为主,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又开始更多地投向电视,现在互联网兴起,也在学习互联网营销。在各类媒体的广告投放比例上,碧生源未来会做一些调整,以便更精准地实现营销。近年来,碧生源积极探索适合自己产品的电子化营销模式,现在网上销售量已占到该公司销售额的10%左右。“我们不会满足于现状,今后会不断扩大碧生源产品的种类,将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回报消费者。”赵一弘表示,碧生源非常注重研发新产品,在未来对产品的规划中,将凭借在健康产业的资源优势、地位及经验,更加关注健康功能产品的开发,现在正在研发的新产品有10多个,包括有助于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改善营养性贫血等功能的保健茶,预计下半年将推出新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碧生源冠名《花儿与少年》栏目引人瞩目

  在此次论坛的高端互动访谈阶段,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分会秘书长金国强、湖南广电广告经营中心主任樊旭文、搜狐网总编辑吴辰光、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建国、梅高(中国)总裁董立津等嘉宾与现场代表进行了智慧分享。他们围绕企业进入整合传播的新时代、企业更加注重传播价值的挖掘、企业更加注重与媒介资源的深度整合、企业更加注重与优质媒体平台的战略合作、企业更加注重媒体平台的选择和媒体组合策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的优化和升级等话题,对碧生源的品牌战略、传播策略以及传媒营销环境进行了深入研讨,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
  近年来,碧生源在电视投放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几个营销案例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独家冠名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栏目格外引人瞩目。赵一弘表示:“碧生源冠名《花儿与少年》主要基于三个原因:第一,《花儿与少年》是一个真人秀节目,又是海外旅行的真人秀,与碧生源的产品很匹配,因为碧生源的产品是适合消费者旅行的健康伴侣,与这个节目本身很贴合。第二,五个花儿和两个少年要去海外旅游,希望碧生源产品也能够走向海外,因为这是东方茶术,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碧生源产品走向国际化的路径中,可以与所有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非常好的传播意义。第三,碧生源产品过去消费人群定位比较窄,随着80后和90后年轻人的茁壮成长,在消费人群拓展过程中,也需要走年轻化的路线。”
  湖南广电广告经营中心主任樊旭文表示,优质媒体有良好的品牌、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先进的理念,能够确保传播效果,企业通过与优质媒体合作,一定能获得更好的效果。碧生源与湖南卫视合作,冠名《花儿与少年》,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用全民娱乐方式宣传全民健康理念,这在行业内宣传模式创新上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标杆。

  东方茶术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在此次论坛的最后环节,东方茶术申遗工作启动仪式备受瞩目。赵一弘表示,碧生源通过14年的蜕变升华,从做产品到做品牌,从提出概念到主张生活理念,如今更要倡导中国茶文化的传承。此次碧生源正式启动东方茶术的申遗工作,正是碧生源品牌升华的第一步。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30个,也是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药茶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也非常悠久,历代医书中均有记载。碧生源倡导和弘扬东方功能茶的文化价值,竭力扩大东方茶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碧生源发起东方茶术申遗倡议,由中国中药协会和国家文物局向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申报后,提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在此次论坛上,碧生源公司的代表宣读了《东方茶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茶、中药、书法、昆曲、端午……煌煌中华五千年,先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流淌着他们智慧和心血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它们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一脉,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精神和情感的记忆。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有太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和人们繁忙的脚步中,日渐式微,甚至悄然灭绝。反观我们的邻居韩国,近年来掀起轰轰烈烈的申遗风潮,最近13年,仅获批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就达16项之多,其中还公然包揽了端午、纺织等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项目。对此,我们不由深深地产生了一种使命感,作为华夏子孙,璀璨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为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复兴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更大努力。
  中国是茶的家乡,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传内经,从宫廷贵族以茶养生到寺院僧侣普渡济世,由中国茶滋养而生的东方茶术,代表五千年中国健康功能茶文化,是茶养生祛病之术以及其所衍生的饮茶技艺,更是由古人取自然精华,与东方医学药理、美学情怀、文化哲思等交融,沉淀锤炼而成的生活智慧。早在千年前,它便已随佛教的传播传至东方各国,进而对世界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东方茶术是凝结了千年中国智慧的文化瑰宝,也是实至名归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东方茶术,唤起民众对华夏国粹的保护意识和热爱,并将它的保健和文化价值发扬光大,让全世界消费者受益,我们责无旁贷。
  碧生源领跑中国功能袋泡茶事业14年,一直以传承和推广东方茶术为己任,今天在这里,怀着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腔热忱,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为东方茶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后,我们还将在全国各省市区同步发起为东方茶术申遗的签名行动,也呼吁和期待,有更多热爱国粹、有志于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的行列,给我们更多的信念和支持。我们相信,有千万国民同心协力,化意愿为行动,东方茶术这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代表中华璀璨的五千年文明,在新世纪,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在碧生源的代表宣读完倡议书后,赵一弘将签好的《东方茶术申遗签名册》郑重地交给申报单位负责人,与会代表也纷纷签名,表示对东方茶术申遗的鼎力支持。碧生源发起东方茶术申遗工作,不仅是对碧生源品牌文化的传承和品牌理念的坚守,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对于联结民族情感、提高民族凝聚力乃至全人类养生之道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服务·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源远缘长”助碧生源文化传承与创新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