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内蒙古“中国旅游日”活动现“三热三冷”
作者:邹本堃


  本报呼和浩特讯(刘立华记者邹本堃)“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内蒙古自治区宣传活动于5月18日至19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尽管活动现场呈现出的内容非常丰富,但热闹背后却显现出政府、企业、旅行社、观众等不同主体的态度、举措冷热不均的现象。
  首先是“政府热企业冷”。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已提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盟市旅游局于4月15日前将本地区活动方案、旅游企业的免费门票、打折门票、优惠券数量和金额上报,并且要结合“智慧旅游年”活动开设微博、微信公共平台等。记者看到,旅游局的工作都已落实,各盟市旅游局在现场组织演出、开设展台、发放相关宣传资料等。同时,主办方要求各盟市要有不少于5家企业参加主会场活动,但现场极少看到旅游相关企业的身影。
  其次是“旅行社热景区冷”。参加现场活动的企业中,旅行社占绝大多数,仅呼和浩特市的旅行社就约有30家参展。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全区12个盟市中,仅有约 30家景区企业参与宣传,以4A级和3A级景区为主。事实上,内蒙古的森林、草原、沙漠、湖泊、湿地、石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景区远不止百家。
  第三是“场面热惠民冷”。现场活动包括主题摄影展、广场舞、时装表演、民族乐器演奏、有奖问答、文化展板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令观众大饱眼福和耳福。但是,观众热盼的免费门票、打折门票、优惠券等货真价实的惠民举措却不多。在现场仅有内蒙古博物院一家提供了免费门票供市民参观,另外只有一家企业免费发放了面值为10元的车辆通行票。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旅游局梁玉文副局长在现场表示,这种现场宣传活动偏于传统,受时间限制,收到的效果也很有限。今后应推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应用等新媒体宣传方式,不仅更经济,效果也会更持久,更符合信息时代人们的消费习惯。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2 版:生活·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内蒙古“中国旅游日”活动现“三热三冷”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