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本报讯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14年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其认为全国避暑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避暑经济效益显现。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避暑旅游产业仍处在发展培育期。
据介绍,该报告回顾了2013年避暑旅游的发展情况,同时总结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不足:一是避暑旅游的战略性高度不够,往往仅停留在旅游部门、应季产品层面;二是避暑旅游在市场上强化了目的地夏季气候的优势,无形中抑制甚至否定了其他季节的旅游适宜性,“负效应”调控压力大;三是有关部门对避暑旅游产业属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认为避暑旅游是“靠天吃饭”;四是避暑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仅避暑旅游地产、旅游交通等行业发展得较好,其他延伸行业如避暑休疗养、反季节农业等发展较为滞后;五是避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往往是将既有的线路、产品进行简单重组,不能体现出避暑产业的专业性。基于这些不足,该报告将“市场培育与专业引导”作为今年避暑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词。
据报告研究显示,2014年避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夏季的提前到来,需求量也出现提前增长。家庭是夏季出游的主力军,他们多选择短途或长短途相结合的线路。此外,从开发的角度来看,避暑城市的品牌影响力还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透露,考虑到很多气候、环境优良的城市都希望加入到研究样本中来,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拟从2015年开始启动观察员单位制,并考虑推行避暑旅游观测点和最佳避暑旅游目的地的申报工作。 (孟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