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研讨会现场。
图2:作为成都市的市树,在该市的大街小巷和许多科研院校都能见到枝叶茂盛的银杏古树。
银杏树,为银杏科,属落叶乔木,别名白果树、公孙树、鸭脚树。
银杏树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出身在几亿年前,现存活在世的野生银杏树稀少而分散。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个树种。银杏树原产于中国,现广泛种植于全世界。银杏树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齐名,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我国园艺学家也常常把银杏树与牡丹、兰花相提并论,誉为“园林三宝”。
在现实中,已经没有与银杏树相近的物种,与它最接近的现存植物是与银杏为姊妹群的苏铁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银杏树的叶、皮、根、果皆有多种用途,可作为传统医学用途和食物。
银杏树的历史变迁
在古老的传说中,银杏树是神秘的不老之树,是中国独有的古老名贵树中之瑰宝,具有1.5亿年的基因特征,是与恐龙同时代地球的统治者,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因此被科学界誉为地球上的“活化石”,也是植物界的“大熊猫”。
和银杏树相亲的银杏类植物在2.7亿年前的二叠纪时就已经生成,属于银杏门。晚三叠纪时,银杏树类植物快速发展,之后的侏罗纪和早白垩纪达到了鼎盛时期,银杏类的5个科同时存在,除赤道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但白垩纪后期被子植物迅速崛起时,银杏树类像其他裸子植物一样也急剧衰落。晚白垩纪后除个别发现外,银杏科以外的银杏类植物已基本绝迹。晚白垩纪和古近纪,银杏树在欧亚大陆和北美高纬度地区呈环北极分布;渐新世时由于寒冷气候不断向南迁徙,并在此之后不断衰落。银杏树在中新世末的北美消失,上新世晚期在欧洲消失。250多万年前发生第四纪冰河时期,令银杏树数量继续减少,面临灭绝的危机;而中国南部因地理位置适合和气候温和,成为银杏树的最后栖息地。
中国的银杏树大化石纪录始于始新世,日本直至上新世,甚至更新世早期都有银杏树叶化石发现,但没有发现繁殖器官。而现在的银杏树是这个门的植物中生存至今的唯一成员,因此才被称为“活化石”。
银杏树享有“长寿树”之美誉,寿命可达3500年之久,且树龄不论是数百年,还是上千年,均能开花结果,故常与古老寺庙为伍,与名山胜境相伴。银杏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自身的愈伤力强;银杏树抗干旱、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臭氧等),抗辐射能力更强。此外,银杏树抗病虫害能力强,很少受自然灾害影响,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它被世人尊崇为国树。
银杏树的分布与品类
银杏树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时期,银杏树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在中国的保存下来。银杏树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国、法国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毫无疑问,国外的银杏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银杏树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大量分布。银杏树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很广,从水平自然分布状况看,以北纬30°线附近的银杏树,其东西分布的距离最长。在中国,银杏树的栽培区甚广,主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内,跨越北纬21°30′-41°46′,东经97°-125°,遍及22个省(自治区)和3个直辖市。在海拔数米至数十米的东部平原到3000米左右的西南山区均发现有生长得较好的银杏古树。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最多。
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在长期栽培银杏树的过程中选育出许多种子大、种仁品质好的优良品种,生产干果。其主要的栽培品种有下列几种:
洞庭皇(栽培变种)种子倒卵圆形,丰满,核平均重3.53克,大小为1.75×2.93×1.48厘米(大小指纵径×横纵×厚),为洞庭山银杏中种子最大的一种,产于江苏苏州洞庭西山。苏州洞庭山所产大佛手(又名大长头)的种子形状、核的平均重与洞庭皇相同。
小佛手(栽培变种)种子矩圆形,核平均重2.6克,大小为1.62×2.62×1.32厘米,产于江苏苏州洞庭山。
鸭尾银杏(栽培变种)核扁而尖、形同鸭尾,多为实生,产于江苏苏州洞庭东山。
佛指(栽培变种)种子倒卵状矩圆形,核平均重3克,大小为1.7×2.7×1.3厘米,壳薄、仁饱满、浆水足、产量高,每个枝上可结种子1-20个不等,一般以2-4个为好,产于江苏泰兴。
卵果佛手(栽培变种)种子形如鸡蛋、前端略小,中部以下渐宽,核大而丰圆,椭圆形或菱形,两端微尖,产于浙江诸暨马店。
圆底佛手(栽培变种)种子矩圆形、两端均圆钝、核长椭圆形、前端微尖而基部圆钝,极丰满,产于浙江诸暨下度。
橄榄佛手(栽培变种)种子长倒卵形,前端微圆钝,中上部最大,下部狭窄,核狭长椭圆形,前端圆,顶端尖,基部极狭窄,产于广西兴安。
无心银杏(栽培变种)种子扁圆形,顶端圆钝而饱满,基部平而微凹,核宽卵状扁圆形,棱脊不明显,大小为2.1×2×1.6厘米,胚乳发育丰富而无胚、无苦味,产于江苏苏州洞庭山。
大梅核(栽培变种)种子大,近圆形、前端圆钝、基部微宽,核圆略扁、基部渐狭,产于浙江诸暨。
桐子果(栽培变种)种子大,扁圆形,前端圆钝,基部宽,核近圆形,前端宽,钝圆无尖,基部较宽,两侧棱脊显著,底部鱼尾状,产于广西兴安。
棉花果(栽培变种)种子椭圆形,前端钝圆,顶端有细的顶点凸起,顶点附近有“一”字或“十”字形的沟纹,种子基部较宽,常结双种子,核扁椭圆形、略狭窄,前端圆宽而尖,两侧棱脊显著,边缘尖锐,下部较狭,底部有一两个小凸点,产于广西兴安。
大马铃(栽培变种)种子矩圆形,前端圆钝而基部平宽顶端凸起而有尖头,核椭圆形、肥大,前端钝尖而基部宽圆,中部以上有棱脊,翼不明显,产于浙江诸暨。
银杏树的绿化意义及观赏价值
中国不仅是银杏树的故乡,也是栽培、利用和研究银杏树最早、成果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古往今来,无论是银杏树栽培面积,还是银杏产量,中国均位居世界前列。从现存古银杏树的树龄来看,中国商、周之间即有银杏栽植。
银杏树能抵抗城市污染,别的树种不活的地方它也能长,其生命力强,叶形奇特,易于嫁接繁殖和整形修剪,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是园林绿化的最佳选择。银杏树叶在秋季会变成金黄色,在秋季低角度阳光的照射下非常美观,常被摄影者用作背景。
银杏树可以净化空气,具有抗污染、抗烟火、抗尘埃等功能。可自然净化空气,减少大气层悬浮物含量,提高空气质量。银杏树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在森林被伐,水土流失,风沙侵蚀地带,栽培银杏树防护林区、防护林带,护路林、护岸林、护滩林、防沙林等,可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在国内,许多城市都与银杏树有关,并将银杏树命名为市树。
成都:1983年,成都正式命名银杏树为成都市市树。据成都市园林部门调查,成都青羊、武侯、成华等10个区现存银杏古树2042株。不仅如此,在成都十大最老古树中,有8株都为银杏树。成都郊县靠川西山区是银杏树的主要分布地,2002年崇州发现一株胸围达到9.84米的千年银杏树。大邑县白岩寺古银杏树,机投镇古银杏树,彭州熙林古银杏树均为大成都范围内著名的古树。成都最古老的银杏树位于都江堰青城山天师洞,树龄达到2500年。
成都市内有很多欣赏银杏树的去处,比如锦绣街和锦绣巷,白果林小区和银杏路、杜甫草堂、电子科技大学等,特别是锦绣街和锦绣巷,在2010年已打造为成都市首条银杏树文化街区。
丹东:1984年3月,银杏树被正式命名为丹东市市树。银杏树在丹东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丹东就把银杏树移植于街路两旁。据考证,丹东是亚洲国家拥有百年以上银杏树最多的城市。
湖州:湖州市长兴银杏树堪称“银杏树的故乡”,长兴银杏树同3个皇帝有关。传说汉光武帝刘秀做太子逃难时,曾在八都岕内烤食银杏充饥;长兴人陈霸先当了皇帝后,在帝乡下箬寺亲手种植了一株银杏树;长兴人原叫银杏为白果,宋时进贡,皇帝赐名银杏。北宋皇帝的龙椅,由天下12块银杏树木板材做成,长兴银杏树因木质细密专门做成椅面。
中国银杏古树长廊位于长兴小浦镇八都岕。12.5公里长的银杏树林成为一道以“原、野、奇”为特色的风景线。人们称誉“走遍天下景,难见银杏古树群”。银杏树能充分代表湖州古典优雅,清新宁静的特点,也代表了湖州人民勤劳朴实、生生不息的精神。
临沂:临沂的郯城县为全国著名的四大银杏产区之一,有“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临沂内种植银杏树7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8万株,年产银杏200万公斤,银杏生产已成为临沂经济的支柱产业。郯城以银杏之乡闻名中国,银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据考证,境内银杏树栽植,早在北魏正光年间(520-524年)。新村乡驻地银杏树古梅园内原官竹寺遗址的一株银杏古树,树高37.5米,胸径2.24米,已有1490年历史,堪称中国“银杏树之王”。
邳州:邳州是银杏树之乡,是中国银杏主产地之一。邳州种植银杏树历史悠久,在北魏正光年间就有史料记载,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邳州民间早就有种植银杏树的传统,尤其在沂河冲积平原一带,种植规模较大。至今邳州境内仍有千年银杏古树12棵,500年以上的大银杏树69株,100年以上的大银杏树4160株。
邳州银杏树博览园,位于邳州市港上镇,正式创建于2002年。2002年5月被批准为江苏省级银杏森林公园,2004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银杏博览园,是中国单树种国家森林公园。
泰兴:江苏泰兴市全市有银杏树500多万棵,尤其以盛产果大、仁满、浆足、壳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贮藏的“大佛指银杏”著称于世。每年银杏产业收入达数亿元,开发出了银杏叶、银杏果等产品。
神奇的健康之源
众所周知,银杏树浑身是宝,叶、皮、根、果皆能入药,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其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明代李时珍曾曰:“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载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明代江苏、四川等地曾出现了用白果炮制的中成药,用于临床。
《本草纲目》等史料记载,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银杏不但具润肺、止咳、平喘等多种作用,可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还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病毒、美容、护肤等方面的作用。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其药理作用也在不断被认识,临床应用范围逐步在扩大。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银杏叶含有200多种药用成分,其中有黄酮类活性物质35种,微量元素25种,氨基酸8种。主要成分有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聚异戊烯、奎宁酸、亚油酸、蟒草酸、抗坏血酸、a-已烯醛、白果醇、白果酮等。
依靠目前的科学技术,可以从银杏中提取出160多种有效的药用成分。其主要提取物在防治心血管病、抗老防衰、保护肌肤、抗菌、抗过敏和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银杏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甙和二萜内酯两类,主要来自叶子中含有糖类的天然色素化合物(银杏叶在秋天转为金黄色,故带“黄”前缀)。银杏叶黄酮甙主要有槲皮素甙、山奈酚甙及双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叶中的双黄酮成份为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及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这些成份对银杏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具有主要贡献。
此外,银杏还具有超强的抗辐射能力。据第14届全国银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记载,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最先生长的植物,就是银杏树。
1945年8月6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实战原子弹。在1945年9月对核爆中心附近的树木等植物进行调查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一株银杏树是经历了核爆洗礼后最先恢复萌芽的植物,并且没有发现大的畸形。该银杏树离核爆中心仅1公里远,位于一座寺庙中。这座寺庙却被爆炸冲击波彻底摧毁了。在战后重建寺庙时,人们为了扩大寺庙面积,曾考虑将这棵银杏树砍掉或移栽到别处,所幸最后保留了银杏树,转而将寺庙的结构作了调整。现在的寺院主院前的阶梯被分开成左右两半,保护银杏树在中间U型部分生长,立碑铭刻“NomoreHiroshima”,寄托人们祈祷和平的心愿。现在有两棵“原子弹银杏树”仍然健康地生长着。其中一棵位于广岛城的Syukkeien花园中,后被世人尊为“希望的使者”!
银杏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抗辐射能力?为什么能存活数千年?银杏中蕴含着哪些独到的成分、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呢?半个世纪以来,德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科研院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掀起了银杏树研究的热潮。
国内最近一次关于银杏的医学研讨是在今年的5月18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副院长张瑞祥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广安门医院原院长费开扬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余瀛鳌教授,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万承奎教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德圣集团董事长乔得径先生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此次盛会,共同探讨和研究一款银杏产品的医药价值和保健价值。该产品为国医大师陆广莘利用平衡态医学原理,结合银杏的医用价值转化而成。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银杏及银杏叶中含有数百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除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外,还含有萜类、酚类、生物碱、奎宁酸、亚油酸、抗坏血酸等活性成分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决定了银杏具有超强的抗辐射能力,决定了银杏树具有超强的生命力。
大量的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能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氧化损伤;能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能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能调节血管收缩因子和舒张因子的平衡,调节血压;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痉挛、血清胆固醇等症状。
●食用价值
银杏果又名白果,营养丰富,含粗脂肪2.16%,淀粉62.4%,蔗糖5.2%,还原糖1.1%,核蛋白0.26%,矿物质3%,粗纤维1.2%,以及维生素C66.8-129.2mg/100g、维生素E6.17-8.05mg/100g、核黄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另外还含有17种氨基酸、白果醇、白果酮、廿八醇、B-谷甾醇、豆甾醇、生物碱等,微量元素有Fe、Cu、Mn、Zn及常量元素Ca、Mg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食用银杏果可以抑菌杀菌,祛疾止咳,抗涝抑虫,止带浊和降低血清胆固醇。但也含有小毒物质:氢氰酸、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白果醇。所以食用时应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如果煮熟食用,可以使白果酸和白果二酸分解,氢氰酸沸点低易挥发而去除,因此熟白果的毒性较小。
为了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医药界认为,生白果应控制在一天10粒左右,过量食用会引起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症状。有些人喜欢用银杏叶片泡水喝,这有一定的危险。银杏叶中含有有毒成分,如果服用不当,且剂量过大或时间较长,会危害心脏健康。
●经济价值
银杏树干通直,是制造乐器和家具的高级材料。银杏木材优质、价格昂贵,素有“银香木”或“银木”之称。银杏木材质具光泽、纹理直、结构细、易加工、不翘裂、耐腐性强、易着漆、掘钉力小,并有特殊的药香味,抗蛀性强。银杏木除可制作雕刻匾及木鱼等工艺品,也可制作成立橱、书桌等高级家具。银杏木具共鸣性、导音性和富弹性,是制作乐器的理想材料。可制作测绘器具、笔杆等文化用品,也是制作棋盘、棋子、体育器材、印章及小工艺品的上等木料。在工业生产上,银杏木适宜制作X线机滤线板、纺织印染滚、机模及脱胎漆器的木模、胶合板、砧板、木质电话等。银杏树外种皮可提栲胶,种子含有氢氰酸、组胺酸、蛋白质等。种仁供食用,但多食易中毒,中医学上以种子和叶可以入药。
●园林价值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叶形古雅、寿命绵长、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还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银杏树适应性强,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泛,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大面积栽培,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生态价值
银杏树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其既属于果树——干果,又属于林木用材,树种还是防护树种、抗病虫树种、长寿树种及耐污染树种。银杏树适应能力强,是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护滩林、护村林、林粮间作及“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 (何国 李文国)
●生活百科
食用银杏叶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在大街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银杏树下聚集着一些人,有的掂着脚弯折树枝,吃力地采摘着刚刚泛黄的银杏叶;有的拿竹竿敲打高处的树枝使其掉落;有的则在地上捡拾落下的银杏叶。他们采摘银杏叶的目的是准备将其洗净、晒干后泡茶喝,说是对心血管疾病有好处。
说银杏叶能治心脑血管疾病,确实不假,但捡拾银杏叶泡茶的行为却不可取。一是不卫生,路边的银杏叶或多或少会受到污染;二是银杏叶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成分是黄酮及内酯,它们均难溶于水,以银杏叶为原料的中药制剂是以乙醇为溶媒,提取了黄酮、内酯,再经过药理、毒理及临床实验等一系列规范程序生产的,仅用银杏叶泡茶,很难得到其有效成分,也就无从谈及药效了;三是未经加工的银杏叶含有有毒成分,如其中的白果酸、氯氰酸、组胺等,这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水溶性较高,若服用的剂量过大或者服用时间较长,会引起头昏、头疼、耳鸣、食欲不振、恶心等不良反应。
此外,银杏叶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益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银杏叶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出血、过敏、转氨酶升高等。如必须使用时,应遵照医嘱,根据个体情况及病情临时使用,而不宜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