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井岗山市工商局、教育局开展创建无传销校园知识竞赛活动。
图2:▼今年3·15期间,市综治办、工商、公安、法院等结合3·15活动进行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宣传。
■本报记者 朱海 通讯员 凌志勇 文/摄
巍巍五百里井冈是孕育中国革命的摇篮。自从被列入江西省首批创建无传销城市以来,井冈山市综治办、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合作,以创建无传销社区为载体,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群防群治机制,编织防控传销的“天罗地网”,让传销分子没有藏身之地。
健全机制 明确职责
在井冈山市工商局局长段云华看来,要想井冈山这个红色摇篮不被传销分子玷污,首先是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形成打传合力。
为此,井冈山市工商局把防范传销、创建无传销城市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推动建立健全了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工商、公安为主,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紧密协作的打击传销工作机制。井冈山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了《开展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方案》《集中打击传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将打击传销、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纳入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井冈”建设的目标管理,与综治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层层签订《创建无传销社区(村)责任书》,把打传和创建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同、联动执法、目标管理、舆论引导、信息互动、劝解疏导、责任明确、层级监管”的打击传销格局和长效机制。
作为打击传销工作的主要力量,井冈山市工商局则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秀美幸福井冈”的目标要求,按照“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把防范传销的重点放在了社区和农村。龙市工商分局与公安、社区建立了联合巡查机制,组建了三支巡查队伍,制定了巡查制度,明确了巡查职责。茨坪工商分局与各宾馆、招待所建立了信息共享制度,及时掌握在此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市场营销性会议情况。市消协赋予了农村消费者投诉站防控传销职责,将消费者投诉站与农村打传工作站合并为一,及时受理非法传销活动的投诉举报。
除此之外,井冈山市工商局还制定了《打击传销应急处置预案》《打击传销工作制度》《打击传销举报奖励办法》《创建无传销社区(村)考核办法》等制度,在全市9个社区、18个乡镇街道、68个行政村开展了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活动,成立了组织机构,健全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形成了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参创的良好氛围。
宣传教育 形式多样
段云华局长向记者表示,打击传销关键是要建立强化群众识别传销、防范和抵制传销的宣传机制,改“以打为主,打防结合”为“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工作思路,以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方式筑牢人民群众远离传销的思想防线。
为此,井冈山市工商局大力推行“六个一”宣传教育方式,努力提高宣传教育成效。一是撰写致城乡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将《公开信》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张贴在各社区宣传栏里,让广大群众知道《禁止传销条例》的内容,明白传销的特征、表现和危害,自觉远离传销。二是发放一张联系卡。各基层工商分局制作并向群众发放了印有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电话号码、驻社区工商人员、社区民警联系方式的联系卡,一旦发现传销线索,群众就能及时联系,及时举报。三是编发一批打击传销短信。充分利用移动、联通等通讯企业的短信平台,每月定期向所有手机用户发送“禁传销,反欺诈,共建和谐社会”等内容的宣传短信,增强群众防范传销的意识。四是摄制一部宣传教育片。将非法传销的本质、危害和“打传”工作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制成宣传教育片,每年定期在市有线电视台播放,扩大宣传的覆盖面。五是张贴一幅宣传挂图。在各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和学校张贴彩色宣传挂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传销的本质和危害。六是发放一本宣传册。向广大居民发放《宣传册》,详细解读《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挥强大的政策导向作用。
除此之外,井冈山市工商局还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和打击传销宣传月为平台,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的“五进”活动。在农村举行“打传销、反欺诈、促和谐”图片展,在学校举办“关爱学子、远离传销”知识讲座,在工厂开设“诚实劳动、远离传销”宣传栏,在社区开展禁止传销现场咨询,组织远离传销签名活动。同时,利用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出入口的电子显示屏、市区沿街商铺店堂的LED显示屏开展宣传,在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悬挂警示牌。
在今年6月举行的一次宣传活动中,井冈山市工商局专门组织了6名脱离传销人员分成3组,18次深入到市场、社区、企业现身说教,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向广大群众讲述身陷传销泥淖的痛苦。大陇乡一位朱姓农民听了现身说教后伤心地说:“要是我儿子早听了这场报告,就不会去搞传销了,梦想一夜暴富,不但骗了亲戚朋友,也害了自己。”
综合治理 群防群治
当记者向段云华局长了解如何发动群众群防群治传销时,段局长做了如下介绍。
井冈山市始终坚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综治办、工商、公安为主,各乡镇、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划片包户、责任到人、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打传”和创建工作。工商、公安机关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积极研究预防、打击措施,认真分析传销发展态势,适时制定阶段性工作方案,及时编印《打传动态》,交流打传工作信息;宣传部门以有线电视为阵地,开展了播放打传宣传教育片为主的宣传周活动,切实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房管部门对全市出租房进行全面的清查,建立了房屋出租信息库,为防范传销分子流入奠定了基础;网络通信部门每月发送反传销公益短信上万条;教育部门定期在校园举办防范传销知识讲座,受教育的学生超过了万人;财政部门则将打传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尽最大可能在车辆、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防控传销仅靠几个执法部门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才行。”面对记者,段云华感慨地说,紧紧依靠群众,是井冈山市防范传销的重要手段。
在公安、社区和物业的配合下,井冈山市工商局在各住宅小区都聘请了数名信息员,指导他们建立房屋租赁信息台账,对承租人的基本信息做到“三个知道”,即知道是哪里人、在哪里住、干什么工作,“以房管人”;以村干部、党员为骨干,组建了500多人的农村反传销知识宣传队伍,成为教育农民朋友远离传销的“驻村宣传员”;以小区“楼长”和“五老”人员为主,组建了300多人的防范防传销志愿者队伍,发挥志愿者对小区内人员熟、关系好、情况明的优势,使之成为防范传销的“千里眼”和“顺风耳”。2013年8月的一天,12名外地人员到某小区租了2套住房,第二天就有志愿者向工商部门报告。经公安、工商联合上门排查,这12名外来人员果然是传销分子,想利用井冈山流动人员多的特点作掩护,组织开展传销活动,可没想到刚安顿下来就被发现了,并最终被遣返回乡。
段云华自豪地对记者说,“井冈无传销”的事实告诉我们,捍卫井冈红色净土是全市人民的愿望,依靠人民群众是防范传销最有效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