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国家工商总局消保局与本报联合举办消费维权对话暨新《消法》实施半年座谈会
落实“三包”责任需社会共治
作者:洪敬谱


  本报合肥讯(记者洪敬谱)9月11日,由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与本报联合举办的消费维权对话暨新《消法》实施半年座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就消保维权工作中如何落实“三包”责任,以及在落实“三包”责任过程中遇到的工作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会代表认为,落实“三包”责任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涉及了多个方面,而“三包”责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都能够通过修理、更换和退货得以解决,消费纠纷就会大幅减少,消费环境也会明显改善。因此,落实“三包”责任,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
  与会代表认为,“三包”责任是经营者的义务,也是消费者维权的难点,更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下一步需要加大治理力度的焦点问题。落实“三包”责任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三包”责任虽然在法律层面有了原则要求,规章和文件层面也有了一些细化的规定,但是规章法律层级不够,需要在行政法规层面进行规定,做好“三包”责任顶层设计。“三包”问题不仅事关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是中国产品质量现状和经营者责任的综合反映,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社会多方参与治理,发挥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
  来自安徽、四川、河南、福建、甘肃、内蒙古、辽宁、广西、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自治区从事消保维权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和部分企业代表,就贯彻新《消法》过程中遇到的工作难点、应对方式以及结合新《消法》如何落实“三包”责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纪要详见本报今日A2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落实“三包”责任需社会共治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