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质量强国 有你有我
作者:董芳忠 任震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董芳忠拍摄

■任震宇

  又是一年质量月。
  质量月的主题,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又能反映出当时质量事业的要求。
  从1979年的“努力生产一等品和优质品,向国庆三十周年献礼”,到1993年的“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迎接复关”,到2005年的“奉献优质产品,构建和谐社会”,再到2013年的“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质量强国梦”以及今年的“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清晰地显示了35年来我们走过的关注质量、追求质量、享受质量的不平凡之路。
  我们已经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我们已经让中国制造成为世界工厂的代名词,我们已经让中国产品走进全世界的各个角落。现在,到了该更上层楼的时候了。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强调的 “三个转变”,是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深入阐释和具体拓展,为建设质量强国、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也是新时期质量工作明确具体的行动纲领。
  通向质量强国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时至今日,一个巍然屹立的质量强国离我们还有一段颇为遥远的距离,经营者提供的产品、服务的质量还不能让消费者完全满意。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目睹了汽车厂商因DSG变速器安全隐患而大规模召回汽车、湖南大米镉超标、进口奶粉肉毒杆菌超标、餐桌上出现假羊肉卷等消费品质量事件,而传统服务领域和新兴服务领域中存在的诸多质量问题同样困扰着消费者。
  消费者是高质量产品、服务的受益者,也是低质量产品、服务的受害者。可以说,商品与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围绕着它,发生过不少一波三折的故事。
  今年的质量月特刊,我们采访了10位消费者,邀请他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质量有关的故事。
  这些故事,也许您也有类似的切身经历,也许您从未遇到过,但您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它就发生在我们每一个消费者的身边。
  这些故事,有的发生在传统的食品领域,有的发生在新兴的电商领域,有的是产品质量问题,也有的涉及服务质量。它带给消费者的,有喜悦,有哀伤,有愤怒,也有快乐。
  我们讲述这些故事,是为了记录与提醒,记录我们在通向质量强国之路上的艰辛与曲折,警示我们要以此为鉴。
  我们讲述这些故事,是为了表达一种期盼与希望,期盼我们的质量强国梦早日实现,希望故事中的愤懑与不平早日离我们而去。
  我们讲述这些故事,是为了告诉消费者,质量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建设质量强国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强国梦,是中国梦的核心。提升产品质量,建设质量强国是强国梦的一部分。我们是中国梦的织梦者,我们也是质量强国的建设者,我们更将是质量强国的受益者。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质量月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质量强国 有你有我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