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偿献血数量作为中考加分的依据,无疑是对考试公平的一种绑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并明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浦江县的做法,显然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
■舒圣祥
浙江省浦江县出台政策,无偿献血超过4000毫升,直系子女参加中考可获得加分。其中,献血4000毫升加1分,6000毫升加2分,超过8000毫升加3分。有网友说,如果这项政策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就是一件好事。不过,也有人担心,此举会导致部分家长盲目献血,引发一些问题(据9月24日《钱江晚报》报道)。
无偿献血与中考加分,本是完全不搭界的两件事,竟然被神奇地联系到一起。难怪有网友感叹:“以前上学要拼爹、拼房子,现在要拼血了。”父母无偿献血数量与子女中考加分,两者之间本没有任何可挂钩之处,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浦江县将中考加分当成了鼓励无偿献血的奖品。因为浦江在无偿献血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于是,为了鼓励无偿献血,想出了这个办法。
按照一般的评价,当然可以说“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出发点好就可以随便乱来吗?中考加分关系到众多考生的利益,做家长的当然会重视。“为了政策,我也算是拼命了!对将来的儿子说一句,放心中考吧,爸已经帮你拿到加分了。”说白了,“拼血”本质上还是“拼爹”,只不过拼的不是权势和金钱,而是身体。那些身体不适合的,或者献血太晚赶不上的,当然会觉得不公平。此外更不公平的是,献血证也是可以造假的,或者是可以买来的,二级运动员证书不就是活生生的例证吗?
以无偿献血数量作为中考加分的依据,无疑是对考试公平的一种绑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并明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浦江县的做法,显然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是领导拍脑袋决策的产物。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次献血400毫升,每年献血两次,达到4000毫升的献血量,需要5年时间。如果想要获得中考加3分的优惠,则至少需要10年。浦江县可否拍胸脯保证:到时候献血量够了,政策一定不会变?倘若政策本身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却以此大肆宣传,岂不是对市民的欺骗?无偿献血本是公益行为,浦江的做法,不仅可能导致家长不顾健康盲目献血,更让无偿献血从根本上变味为某种利益交换——父母献血,子女加分,这是名副其实的“带血的加分”。
浦江县此举无论初衷如何良好,显然存在一个最大的毛病:加分工具主义。试想,如果地方基于政绩需求或者其他目的,凡是想要推动某项工作顺利开展,就将其与考试加分挂钩,那考试公平成什么了?在“加分工具主义”下,加分项目的增减设置,事实上成为政府手中的一张王牌,这无疑是对教育公平的严重破坏。具体到浦江的做法,一方面无偿献血被羞辱,另一方面考试公平也被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