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村域金融打通“最后一公里”
作者:聂国春
图片


    北京银行郊区管理部员工主动到拆迁村进行金融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北京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农商行等各家银行在农村积极推出惠农产品,在解决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3年,北京银行郊区管理部荣获“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本报记者 聂国春

  “城里人按揭买房住人,如今咱们农民也让蔬菜住进‘按揭大棚’啦!”谈起北京银行的惠农贷款,北京密云县金沟村村民老王脸上满是喜悦。据了解,“按揭大棚”是北京银行创建的“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银行”的惠农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从2009年开展至今,已发放贷款115笔,贷款金额1707.7万元。
  事实上,在银监会的持续引导下,各地金融机构顺应市场变化和“三农”需求,积极开发符合“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深入开展“惠民富农金融创新工程”,越来越多像老王一样的农民开始享受到了惠农金融带来的益处。
  近日,银监会又印发《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打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总体实现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在政府部门的倡导下,各大银行也在积极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

  农村金融一直是金融发展的薄弱环节,不少乡镇存在金融服务空白。2009年10月,银监会正式启动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明确提出“力争到2012年末总体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
  据了解,2013年北京银行郊区管理部就率先参与全国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在京郊各区县200个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的村落完成了200台助农取款机具的安装布放工作,切实解决了农村“路程远、网点少、取款难”的实际问题,把郊区金融的服务网络渠道,由中心县城深入到偏远村镇,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真正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今年我们要将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设立数量提升到300个。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村域金融服务将农村金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成为我们新的努力方向。”北京银行郊区管理部刘总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北京市网点最多的银行,北京农商行的金融服务覆盖全市乡镇一级。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北京农商行从2010年开始在京郊设立“乡村便利店”,为偏远农民提供小额取现、查询汇款、缴费等业务,逐步将服务向村一级延伸。
  在全国各银行的积极参与下,惠农金融服务取得重大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共建成乡镇及以下金融网点5.5万个,简易金融服务点12.7万个,布设各类电子机具128万台。

搭建农村金融新生态

  近年来,金融机构长期资金偏紧,贷款难也因此困扰社会各界。对此,监管部门要求,在保持合理信贷投放总量前提下,银行要将信贷资源向“三农”倾斜,鼓励商业银行单列涉农信贷计划,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持续提高县域存贷比。
  作为一家冠以“农”字的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参与发起设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据悉,农行北京房山支行积极履行“面向城乡,服务三农”使命,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先后支持了一大批惠民工程建设。近日,房山支行发放贷款1亿元,用于支持房山区青龙湖镇中心区01街区的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密云支行也成功为北京密云经济开发区总公司发放4亿元贷款,作为支行首笔县域建设贷款,进一步支持县域发展。
  今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还出台《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这是大型商业银行首次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出台的管理办法,也是农行继多户联保、林权抵押等担保方式之后,立足农村现实需求,面向“三农”客户推出的专属担保创新型贷款产品。

扩容服务农业产业化

  “三农”贷款有三难:降低成本难、解决抵押难、风险控制难。为此,银监会要求探索建立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经营管理体系、金融产品体系、风险分散转移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破解三难,办法只有一个——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国邮储银行相关人士说。为此,该行员工深入进行“三农”市场调研,把惠农贷款作为有特色和有优势的一项战略性核心业务,积极营销、主动授信,帮助客户实现创业梦想。同时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平台,进一步增加对客户的了解,把客户信用反映到衍生产品的价格中去,降低对道德风险的监督成本。
  北京银行也是通过扩容服务和产品创新,用真情维系农户。以“按揭大棚”为例,当了解到老王等农户因资金问题而“望棚兴叹”后,北京银行及时建立了“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银行”的创新服务模式,帮助密云县金沟村一年内搭起了169栋、360亩地的温室大棚。期间,该行员工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勤联系、常沟通,了解生产进度,为农户的生产、销售想办法、找门路。其中,统一种植的辣椒作物形成了生产规模,得以找到龙头企业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为近200户农民真正的找到致富捷径。“通过2年时间的运作,北京银行的‘镇域金融’项目有效地拉升所服务镇域地区的经济速度增长,为当地中小微企业带来切实的优质金融服务,在促使企业实现增产、增值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发放贷款365笔,服务222户,金额12.37亿元,创下了曾一次性为大兴区榆垡镇、顺义区南彩镇和密云县巨各庄镇等批量贷款10笔以上的成绩。”北京银行郊区管理部刘总经理介绍说。
  2013年,在北京市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北京银行郊区管理部荣获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的“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村域金融打通“最后一公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