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各种野生动物的皮毛挂满了一面墙。
图2:山狸子皮毛。
图3:集市上待出售的各种捕获小动物的铁笼子。
在京郊,岩松鼠、山狸子等野生动物并不少见。一些人受利益驱使,用铁夹设套捕杀野生动物并兜售毛皮。12月6日,记者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燕翅镇西侧的109国道旁一户农家院内看到,近百个被剥下的松鼠皮,被整齐有序地挂在墙上。
院主人王某介绍说,墙上挂的松鼠皮,都是他今年秋天从附近山上用铁笼子套的松鼠剥下的。说到这些野生动物的最终处理方法,王某十分得意地分享了他的经验,“剥皮后把肉烤着或炖着吃了,都非常好吃”。而记者一进门看到的松鼠皮,则会按照大小,以3-5元不等的价格出售。“山狸子不好套,近几年稀少,所以每张都可以卖到30元到50元不等。”王某说。
记者在燕翅镇集贸市场上看到,在这个200米长的市场上有六七个摊位出售铁夹子、铁笼子,价格大概在20元到60元之间。“这些东西秋天卖得好,每天能卖20个左右。”卖货的摊主说。
北京市麋鹿苑副园长、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员郭耕表示,村民捕杀的岩松鼠,是北京郊区比较多见的野生动物,已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岩松鼠动作灵巧,毛色在阳光照射下变成金黄色,非常好看,游客在郊区游玩经常能看到。
山狸子的学名是豹猫,属于北京市地方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已经很少看到。“豹猫喜爱在山区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北京市区偶尔也能看到,山区就更多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捕杀,现在即便在山区也比较难看到。它的皮毛颜色比较好看,一只成年豹猫从头到尾有1米左右。”郭耕有些惋惜地说道。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同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与其和谐相处。”郭耕告诉记者:“凡列为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坚决禁止一切以经营利用为目的的猎捕,违反者须负法律责任。”他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自觉保护野生动物,不要为了一时口腹之快就购买野味。
本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