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国移动4G周岁成绩优异
作者:武晓莉


    ■本报记者 武晓莉
  从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颁发4G牌照算起,中国的4G不知不觉已“满周岁”。作为最早推出4G服务的运营商,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营和发展,中国移动的4G网络和服务也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周年成绩单。

网络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第一个4G基站开通,到4G实验网建设,再到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推进,不到一年时间,中国移动就以“精品网络”为标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不仅实现了大面积的网络覆盖,基站数量、覆盖城市、上网速率等指标均已遥遥领先。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中国移动共建成4G基站57万个,覆盖超过300个城市,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和发达乡镇覆盖,人口覆盖率达到75%,并与美国、中国香港等27个国家和地区实现4G漫游,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提供高速率、广覆盖的畅快体验。
  在网络规模飞跃式发展,网络质量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4G,仅仅10个月时间,中国移动的4G用户总数就突破了5000万。
  对此,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说:“这是在过去的3G和2G时代从未出现过的现象。3G时代达到5000万用户水平我们用了近3年时间,2G时代用了接近10年,而4G时代仅仅用了不到一年。”
  这一增长未来还将延续。按照计划,中国移动在2015年底前将建成100万个4G基站,4G网络将更快速、更高效、更融合、更智能。届时,4G用户总数将超过1.5亿,2016年则有望大幅增长到3亿。

终端更丰富资费更亲民

  覆盖广、速率高的精品网络是4G发展的基本保障,而越来越丰富的终端和更接地气的资费,则是4G“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催化剂”。一年时间过去,中国移动在4G终端和资费方面的进展,同样有目共睹。
  终端方面,从4G发展初期到今年10月底,支持中国移动网络的4G手机款型从20款增加到617款,其中千元智能机从零起步增加到360款,200多款定制手机和M811、M812等中国移动自主品牌终端陆续上市。数据卡、MIFI、CPE、双卡手机、可穿戴等产品形态不断丰富,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
  在终端销售上,中国移动也形成了良性的商业模式。除了自有的营业厅渠道外,中国移动还与苹果、三星、华为、中兴、联想、酷派等多个手机品牌深度合作,同时不断拓展电商销售渠道,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便捷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
  自4G商用以来,中国移动一直在积极改善套餐组合,合理调整资费。
  今年6月起,中国移动更是全面优化4G资费,推出了门槛更低、价格更实惠的4G新套餐,流量包的门槛从40元降至30元,4G组合套餐门槛从88元降至58元,并增加了套餐内流量,流量单价最高降幅50%。开通流量分享服务,推出流量“季包”和“半年包”。亲民的资费加上丰富的终端选择,有效地解除了用户使用4G业务的顾虑,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心中国移动4G。

4G应用和服务逐步拓展

  伴随着用户的激增,4G正在不断地渗透到大众的生活当中。基于4G高速率、低时延、永远在线等特点,中国移动面向个人用户陆续推出高清视频、无损音乐等多种特色业务,提供“I视界”高清视频、高品质音乐等内容服务,并在MM移动应用商场设置“4G体验专区”和免费体验期,供用户无障碍、低门槛地领略4G魅力。
  面向集团客户市场,中国移动陆续推出了基于4G的无线监控、即时视频直播等业务,助力行业信息化。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城市管理、智慧旅游、环保执法等多个行业领域也陆续推出了基于4G网络的应用服务。中国移动的4G行业信息化业务,已经成为行业用户的首选。
  专注用户体验是成功的关键,有了精彩的4G应用,中国移动这一年里在服务上也不断精益求精,让用户全面快速地进入更便捷、实惠的数字化移动互联生活。
  为了帮助用户快速使用4G,中国移动推出“不换号、不登记、快速换卡”的“两不一快”服务,全面提供不同位置、不同场景、不同时段的4G免费换卡服务。
  为避免客户产生高额流量费用,中国移动提供实时流量提醒服务,对订购4G套餐的客户,在套餐余量不足50%、不足10%、余量用尽、超出套餐流量等重要时点向客户发送提醒短信;对于未订购流量套餐的客户,在客户每月首次产生流量时进行短信提醒。同时,针对4G套餐流量客户提供“流量和费用双封顶”服务。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网络·通信】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移动4G周岁成绩优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