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讯(李晓青 记者冯铁飞)山西省朔州市自今年实行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各级工商机关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政策落实到位,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利发展、促就业、惠民生,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朔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行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朔州市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长。今年1月至11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10199户(其中内资企业2233户,个体工商户621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49户),同比增长8.75%。其中,私营企业新增2139户,同比增长59.5%,私营企业成为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随着改革的深入,朔州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月至11月,全市新登记注册企业三次产业数量分别为119户、225户、1795户,同比增速 分别 为 2.52%、29.31%和108.5%。新增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达84.03%,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商事改革也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绝大多数投资人认为对社会作出的认缴出资承诺、对自己的诚信应当负责。投资人自我约束意识、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
改革还促进了民众创业、就业观念的转变。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6.5万人,比去年年底新增1.5万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工商注册便利化步伐大大加快。改革缩短了申请人办事时间,节约了企业办事成本;降低了企业设立的资金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实施新的注册登记制度以来,全市新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比去年同期净增1656户,增长19.92%。注册资本超100万元的企业有9342户,注册资本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1508户,注册资本过1亿元的企业有97户。数据充分反映了朔州市的产业结构正在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创业热情正在激发,对朔州市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