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纲举
每年年底都是盗窃案的高发期,如今窃贼的技术日渐“提升”,他们打开一扇普通的家用防盗门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儿。所以,防盗必须“人防加技防”,二者缺一不可。近日,记者走访了家居卖场,为您介绍几个加强防盗的好办法。
●给防盗门换个锁芯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出警示,提醒消费者防盗门A级锁安全性较低,若家中防盗门是这种锁芯应及时更换。中消协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用户仍在使用A级锁,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的住户。据记者了解,随着开锁技术的发展,这种锁具的安全性随之降低。虽然这类防盗锁中有一部分设置了多层回转圈数,以提高安全性,但其实防盗作用很有限,仍很容易被盗贼破解。
生活中,大多数消费者对防盗锁的级别并不了解。根据公安部《机械防盗锁》标准规定,普通防护级别的锁具用字母“A”表示,其防止技术性开锁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防止破坏性开启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高防护级别的锁具用字母“B”表示,其防止技术性开锁时间不少于5分钟,防止破坏性开启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常来讲,一个开锁技术娴熟的窃贼,只需花十几秒就能打开一把A级锁。所以,为了居家财物和人身安全,消费者应尽量选择B级、超B级锁或拥有密码、指纹识别技术的锁。
●加装防盗报警器
正如上述标准所言,高级别锁具也只能延缓窃贼开锁的时间,如果你家真的被贼惦记上了,恐怕就不够安全了。那靠什么防盗更有效?业内人士表示,不妨加装一个防盗报警器。
防盗警报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其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发射出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一旦有人进入光射范围,报警装置就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购买警报器的渠道很多,最方便的是在网络上购买,而且价格不高,便宜的只要二三十元,安装也十分方便,只需用双面胶粘贴在门或门框上即可,非常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物联网或智能家居的发烧友,还可以尝试一下价格较高的智能防盗系统,配备摄像头、感应装置、信号发射装置等。一旦警报器发现窃贼,其就能将窃贼影像发送至业主的手机上,让窃贼无处遁形。
●为家电安装定时开关
盗贼往往趁主人不在家时下手,因此最好给家用电器或电灯安装定时开关,以便出差时家用电器或电灯可以定时运转,让盗贼感觉家中有人。这种开关装置的价格较为便宜,每个售价仅几十元,其能以天或星期为时间周期进行循环,从而控制家电或电灯的开关。一般定时开关的时间设定在1秒到数小时范围内,每日可设置20组,并有多路控制功能。例如,可以把这种开关安装在电视或音乐播放器上,若遭遇盗贼踩点,能起到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