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互联网金融期待监管落地
作者:聂国春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12月22日,中国平安“财神节”正式上线。截至当天24时,“财神节”18款主力产品的总销量突破百亿元。其中,首日推出的高收益产品“一账通1号”限额2亿元,开放销售不到1天时间,已经被疯抢1.1亿元。
  事实上,这样火爆的网上理财在今年已多次出现。经过去年的余额宝试水成功,2014年成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高产年,线上支付、“宝宝”理财、P2P与众筹等全面开花。而在网上淘金的过程中,消费者仍难免存在一丝担忧——我购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是否在“裸奔”?

互联网金融高歌猛进

  2014年,“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互联网金融”由此成为自诞生以来最快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新词汇之一。
  而互联网金融也籍此在2014年高歌猛进。首先刮起理财旋风的是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宝宝”军团。据wind、融360等平台数据,截至目前仅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已近百只。它们的生产者,也不再局限于互联网巨头BAT,传统的银行、基金、券商、信托也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P2P则紧随其后。2014年,运营的P2P平台数超过1600家,比去年翻一番,是2012年的4倍。与平台数一同猛增的是成交金额。截至今年11月底,P2P平台累计成交金额已达2451亿元,预计全年有望突破2500亿元。其中,仅今年“双十一”当天,全国P2P网贷的日成交额就高达22.8亿元,环比增长50%。
  此外,众筹模式也在今年取得跨越式发展,平台数量突破百家,其中股权众筹平台接近30家。3月,“娱乐宝”面世,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影视剧作品,包括《小时代3》、《小时代4》、《狼图腾》等。投资对接国华人寿旗下的一款终身寿险,一年期,预计年收益为7%。该产品推出后24万人预认购。9月,百度公司与中影股份等联合发布国内首个电影大众消费平台——“百发有戏”,一期产品最低起购门槛仅为10元,半年期,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至16%。该产品推出后,仅两分钟就售罄!

O2O加速行业洗牌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起步最早,发展最为成熟,也吸引了无数网购达人。不过,2014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妈开始尝鲜线上支付。
  12月12日,无数中国大妈放弃了广场舞,来到超市抢购。不过,她们并不是用现金或银行卡付款,而是采用支付宝完成支付。当天,阿里巴巴宣布,线下近100个品牌,约2万家门店将参与“双十二”活动,活动当天使用支付宝钱包付款即可打五折,范围覆盖餐馆、甜品、面包店、超市、便利店等多个日常消费场所。
  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下午3点半,支付宝钱包全国总支付笔数已超过400万笔。
  虽然这个数额尚无法撼动线下支付巨头——中国银联,但第三方支付已经从单纯的支付工具延伸至包括网络支付、理财、公共事业缴费、电影等多个生活场景的支付平台,而这种O2O模式在方便百姓生活的同时,也给金融服务带来革命性的挑战。
  O2O就是在线上支付、在线下完成交易或者获得服务。如果说传统的金融服务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垂直销售模式,O2O就是从客户需求的场景出发,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渠道,通过最合适的媒介,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最佳的客户体验。
  以拉卡拉为例,在便民缴费的基础上,其从开店宝入手进军社区小店试水O2O模式。并通过开店宝,让社区小店化身为缴费、网购、取货的终极便利店,这种线上线下一体式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将逐渐融入到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加速行业的洗牌。

传统金融纷纷谋变

  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席卷而来,传统金融显然也不愿意成为那只坐等风口的“猪”。2014年,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谋变,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留住消费者。
  2013年年底,阳光保险就把互联网列入2014年三大战略,并在全集团全面推动互联网转型。目前,阳光保险有上千人从事互联网保险。在这种保障之下,阳光保险推出了系列专属的互联网保险产品满足客户多样需求。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提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华保险必须注重客户体验,必须注重移动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必须注重借助大数据的支持,最终赢得客户。为此,新华保险打造了一个PAD、六大平台和两大后援中心,布局数字化战略。今年9月,新华保险也开通微信平台。新华保险微信公众号不仅承担宣传和客服作用,还直接对接电商平台,使用户可在微信中实现保险产品的下单和购买。
  而银行在推出直销银行、微信银行的同时,更是直接试水互联网金融。继推出各种互联网“宝宝”之后,招商银行、平安集团、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兰州银行、包商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齐商银行等先后布局P2P。据不完全统计,银行系P2P平台目前已达11家。

业界呼吁监管与自律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基本路径来看,互联网金融现在主要分为六种模式,即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P2P、众筹模式、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和大数据金融等模式。
  不过,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第三方支付资金被盗时有发生、P2P跑路事件频发、网上理财信息披露不透明等。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筹建负责人杨东表示,互联网让每一个人成为了金融消费者,当前的金融创新要以消费者保护、功能监管为核心,保护消费者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命题。
  而在日前举行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年度峰会上,多位业界专家也呼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既要创新,也要监管与自律。
  值得欣慰的是,12月10日,保监会公布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内首份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文件。一周后,证券业协会也颁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而银监会创新部官员也在多个论坛上表示,P2P的监管细则将于明年初推出,监管导向为“明定位”、“不碰钱”、“有门槛”、“重透明”、“强自律”。
  据悉,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接管互联网金融业务后,称央行正在牵头制定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相信2015年互联网金融将会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互联网金融期待监管落地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